•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9 2 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专栏
    50公分距离感受总理“信心之旅”+
    危机关头
    “大机大用”
    就怕瑞典经验在美国水土不服
    金融中心,人才先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危机关头“大机大用”
    2009年02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育琨
      ◎王育琨

      管理专家,《经理人》商学院院长

      金融海啸袭击全球,经济萧条考验着每一个人。全球大多数企业,纷纷祭出了裁员、减薪的大旗,于是,公司股票指数止跌企稳,企业开始有了信心。条件一旦好转,高管的分红一下子又膨胀起来。甚至一手造成深刻金融危机的华尔街银行家们,一手接受政府救援,一手分红高达200亿美元。银行家们的“疯狂宴会”激起奥巴马的愤怒:“那是无耻的。我们需要那些华尔街的人们在寻求援助的时候展示出一些自制,一些约束以及一些责任感。”

      对危急这个话头,马云和梁稳根却给参悟出了不同的结果。马云非但不减薪,反而要给除了副总以外的员工加薪;不裁员,反而要在2009年扩招5000员工。他号召员工,“请带上你的家人去花钱!去消费!去享受我们一年的辛苦成果!”三一重工的董事长梁稳根玩得更绝:2009年只领1元年薪。三一集团全体董事降薪90%,集团高管降薪50%。对普通员工却承诺“不裁员、不减薪”。

      如果以为马云和梁文根是一时心血来潮,语不惊人死不休,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样的承诺是马云和梁文根的地头力在发挥作用。

      马云的地头力初看更多表现在他的警世之语上。

      在2007年12月,股市、楼市蒸蒸日上,经济形势一派大好,马云却登高一呼“冬天来了”,很让世人诧异。

      一直到2008年炎热的夏天,“冬天”说才开始被企业界所接受。随之而来肆虐全球的金融海啸,更使许多人大惊失色,而到了隆冬季节,马云则发出了另外的信息:“假如你认为这是一场灾难,灾难已经来临;假如你认为这是一个机遇,那么机遇即将形成。去年我跟大家讲,灾难可能会来,现在我告诉大家,机会的形成已经开始,大家开始准备吧!”

      “危机即是机会”,被传统文化武装起来的中国人很容易把握。但是如何实现这种转变,偷懒的人们却条件反射般只是在那里等待和依靠,他们想到了流动资金,想到了税收优惠,想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却唯独没有想想他们起家时所倚仗的头拱地的突破能力。那时,可以说是冰封时代,一边砍资本主义尾巴,一边是整个社会的歧视。可是,我们的企业家,却凭借一股活下去的倔强,凭借头拱地的地头力,终于打破坚冰,塑造了世界商业史上的中国奇迹。现在企业规模大了,富足了,却同时也患上了富贵病或大企业病。

      马云清醒地看到了这个真实。他断言,“这个世界缺失的不是钱,商业社会缺失的是企业家的精神、企业家的梦想、企业家的价值观,是价值观的缺失,是梦想的缺失。”激情、梦想和切实的智慧在马云胸中冲击、憋闷、缠绕,终于汇成一股大气,一一流出,盖天盖地。看上去,是语言上的标新立异,实际上却是一种“大机大用”的商业智慧。

      一如所有的企业家,马云想赚更多钱,而且还不只是钱,他同样也喜欢声望和被拥戴的感觉。马云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的思维不是停留在金钱、名望和被拥戴上,他深深懂得中国人的人性。

      抓住中国人的人性,并非马云和梁稳根的独有慧根。许多企业家抓住了人性的懒惰、贪婪和欲求,抓住人们恐惧的源头为我所用;而马、梁则抓住了人性中闪亮的东西,抓住了向善的无我。他们想要的东西,不在遗传基因之中,也不在权贵手中,而在全体员工的创造中。公司只有建立一种场,使得阿里巴巴的所有员工置身其中,便能够自觉主动调动所有可以触及的能量和信息,投入公司的运作中为公司所用。

      “只做对人类有益的生意”,这是马云抓住的能够燃烧起阿里巴巴员工的使命意识。他明白无误地向员工宣告,他的公司第一目标是为了员工。

      他明确说:“做企业赚钱,赚很多的钱,许多人都这么想,但这不是阿里巴巴的目的。让员工快乐工作成长,让用户得到满意服务,让社会感觉到我们存在的价值,这才是阿里巴巴的社会责任感所在”。道理很简单,无论是满足客户需求,还是为社会作贡献,抑或是为了股东的利润,都必须通过员工去实现。因此,马云可以在邮件里说,“越是困难时期,公司资源越应该向普通员工倾斜,紧迫感和危机感首先要来自公司高层管理者。”

      马云明白,只有如此,公司才会开拓一个崭新的局面:“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

      在商言商,马云和梁稳根并不是作秀。一如王石2008年率先降价售房,马云和梁稳根的举措同样是对商业的深刻理解。95年前,亨利·福特率先在美国给出了工人每小时5美元的高薪。当时一般的技术工人,每小时工资也就是2.5美元。福特的举动招来广泛批评,国会甚至为此开了听证会,以检验亨利?福特究竟是作秀还是商业行为。亨利?福特作证时坦然地说,造美国人能够买得起的汽车,是我的梦想。我造的汽车美国人还买不起,美国需要中产阶级,汽车才会有广阔的市场。总要有一个开始,总要有人突破。其他人必定会跟上来。

      一如亨利·福特,马云和梁文根都是“大机大用”的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