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2009 2 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专栏
    50公分距离感受总理“信心之旅”+
    危机关头
    “大机大用”
    就怕瑞典经验在美国水土不服
    金融中心,人才先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就怕瑞典经验在美国水土不服
    2009年02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伟一
      所谓的瑞典经验表明,银行国有化有助于市场恢复信心,是增加信贷供应的最佳方式。美国政府一直在救金融机构,可迟迟不肯在美国银行持股,大概是担心损害银行现有股东的利益。银行国有化的要害是否定那些造成金融危机的银行老大,拯救那些问题银行,就必须让那些问题高管下台。但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对那些银行老大非常恭敬,而银行高管拿了政府给的钱或将其用来派发股息,或将其用来填补坏账,或者干脆就是挥霍浪费:已经在靠政府贷款而苟延残喘的花旗,但居然动用5000万美元购买公司专用私人飞机!

      ◎朱伟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兼职教授

      美国政府一直在救金融机构,但情况是越救越糟。于是有人说美国银行系统是在被凌迟而死,千刀万剐,流血不止。刚卸任的财长部长保尔森的救灾方式基本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保尔森顾此失彼,疲于奔命,从来没有这样狼狈过。这就不能不使得世人对美国的救市模式心生怀疑,其实不少美国人对美国的救市方式及其策划者也早就产生了怀疑。保尔森的办法不灵,就得另辟蹊径,有人就翻了出瑞典经验。

      1992年,瑞典陷入金融困境,银行系统形同破产。此前瑞典经济也热过一阵:放松监管、短视政策和地产泡沫与美国金融危机之前繁荣何其相似。瑞典政府痛下决心,将银行国有化,并设立两家坏账银行(bad bank),将其他银行的问题资产转入这两家坏账银行,待经济形势好转之后再将这些资产出手。与此同时,政府将纳税人的钱注入银行,以便这些银行可以重新正常贷款。瑞典的实践表明,国有化有助于市场恢复信心,是增加信贷供应的最佳方式。这就是所谓的瑞典经验。

      按照瑞典立法机构所通过的法律,坏账银行的寿命是15年,但4年之后,瑞典这两家坏账银行便顺利处理完了其问题资产,提前完成了使命。瑞典用了117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83亿美元,便钱到病除,帮助金融机构度过了难关。117亿美元仅为瑞典当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4%,而保尔森所策划的救灾计划耗资7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5%。可钱砸下去之后,美国的银行病势反而越来越重。次贷危机的星星之火已经化为金融危机的燎原之势。投资银行告急之后,那些大牌商业银行也摇摇欲坠。美国的两大旗舰银行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的股价如雪融似地减少。

      瑞典的做法早已在别国推广过,英国便是一例。英国政府是苏格兰银行最大的股东,并将Northern Rock银行收归国有。可美国政府迟迟不肯在美国银行持股。2007年11月,美国政府援手花旗银行,出资额比当日花旗银行的市值还要多。但政府所代表的纳税人只得到花旗银行7.8%的股权。

      美国政府担心什么呢?大概是担心损害银行现有股东的利益。如果美国政府大量持有银行的股票,势必稀释银行现有股东的股票,遭到他们的反对。美国各大银行的股东还包括其高管。这批人持有银行的大量股票,还有所谓到时兑现的股票期权。但当年瑞典政府并不忌讳得罪股东,国有化当仁不让,现有的股东就对不起他们了。借用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表述,就是要从银行的现有股东身上割几磅肉下来。这也是公司法的要义所在。公司亏本,公司股东就必须割肉,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各国公司法中都有类似规定。股东就其公司的高管和公司的大政方针享有投票权乃天经地义,符合市场规律。

      但还是有人反对银行国有化,其理由是市场经济的纯洁不容侵犯。这种观点逻辑比较混乱。高盛等投资银行是市场的中坚,但正是这些投资银行无法无天,把资本市场弄的乾坤颠倒,拖累了纳税人,以至政府不得不救。怎么反倒说政府接管银行是在破坏市场经济?如果有谁是在破坏市场经济,那正是高盛和美林的那些金融寡头们。如果政府干预不好,那也正是高盛等金融机构所造成的。银行暂时国有化并不等于否定市场经济,而是为了帮助问题银行渡过难关。金融危机过去之后,可以拆卖国有化的银行,再将银行部分或全部私有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企业的国有化和私有化也是这样。两种形式都有问题,当一种形式的问题过大时,便转成另一种形式,如此周而复始,阴阳转换。

      银行国有化的要害是否定那些造成金融危机的银行老大,要他们让贤,退位。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对那些银行老大非常恭敬,即便拿了银行的股权,经常还拿优先股。优先股的股东可以优先得到股息,但对公司的管理却并无发言权。但拯救那些问题银行,必须让那些问题高管下台。银行高管阻挠银行贷款,政府给再多的钱,他们也不愿放款。有了钱银行高管或将其用来派发股息,或将其用来填补坏账,或者干脆就是挥霍浪费。2008年11月,已经在靠政府贷款而苟延残喘的花旗,但居然动用5000万美元购买公司专用私人飞机!

      银行高管死死不肯下台有一个不可告人的原因,就是他们生怕自己下台之后许多问题会暴露出来。请看,如果美林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美国银行全球银行、证券和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约翰?塞恩不走人,媒体报道时就会有所顾虑,他身边的人就不会反水,不会把他做的坏事说出来。

      不了解资本市场的人,还以为那里的一切是由市场决定的呢。其实不然。资本市场与计划经济是殊途同归,资本市场发展到极致就是计划经济:所有资源都要到几个金融寡头那里去整合,由他们来计划。金融老大口口声声地要捍卫市场经济,但到了关键时刻,到了适用市场规律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就不干了。而美国政府则惟金融老大马首是瞻:市场经济对金融老大有利时就弄市场,计划经济对金融老大有利时就弄计划的。所以说,否定金融老大,并不等于否定市场经济,否地金融老大所操纵的资本市场更不等于否定市场经济。

      可以说,政府接管问题银行不是计划经济,而是市场经济——政府所代表的纳税人有权按市场规则行施其对银行的股东权利。而美国政府对金融老大的迁就却恰恰是计划经济行为。说来奇怪,瑞典是力行反对资本主义,关键时刻却坚决使用市场手段。美国自称是市场经济的最后堡垒,但到了关键时刻却大搞计划经济。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的矛盾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