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全球投资者,尤其是美国人,损失惨重。这其中又数那些即将退休的人最为惶恐,因为他们大半生的积蓄面临缩水,却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像年轻人那样能东山再起。专门为退休而设计的生命周期基金(Lifecycle Fund)再度成为焦点话题,争论的核心是:这种退休基金能否通过危机的考验,帮助人们成功地实现退休目标?
表现可圈可点
生命周期基金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这种基金最大的特点是根据投资者设定的退休日期自动调整资产配置结构:离退休日期越近,资产组合中的股票资产比重越低,固定收益类比重越高。这种“自动驾驶仪”的性质得到了美国投资者的认可。美国基金研究机构ICI统计,1996-2007年,此类基金规模以年均60%的速度增长,尽管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基金行业规模整体受损,但生命周期基金的规模却有增无减,到2008年上半年已经达到2050亿美元。
退休金投资尤其惧怕“晚节不保”。那么生命周期基金是否在这次危机中成功地保住了投资者的退休金呢?根据晨星的统计,去年2010目标退休基金的业绩冠军是DWS Target 2010,因其大部分资产都投资于安全的美国国债,净值几乎没有受到股灾的影响,全年仅下跌3.6%。此外,Wells Fargo以及MFS这两家公司的2010目标退休基金在2008年的跌幅都不到15.5%。与此同时,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33.8%,标普500指数则下跌了近40%。
目标期未必是投资终点
这些生命周期基金之所以在危机中表现平稳,主要是因其遵循这样一种理念:投资者到了退休年龄之后就几乎不做高风险投资,依靠养老金的前期积累来满足退休生活的用度,因此他们非常关注基金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Wells Fargo以及MFS等公司即是如此,按照约定,它们旗下的2010生命周期基金在目标日期前16个月内须将股票资产比重调低到30%以下。
但有些生命周期基金的投资策略却被认为过于激进,因为在组合中保持了较高的股票资产比重。以富达、T. Rowe Price 、领航(Vanguard)以及信安(Principal) 这4只最大的2010目标退休基金为例,它们在2008年9月底的平均股票资产比重达到52.2%,因此在这次股市风暴中也受到波及。根据晨星统计,截至1月9日,T. Rowe Price 2010 过去12个月净值下跌了24.8%,领航2010下跌了19.6%。
对此,基金管理者的解释是,他们的投资理念有所不同,其管理的生命周期基金并非以目标期为投资的终点,因为这显然不是投资者的生命终点。考虑到退休人士平均面临着20年以上的“退休后”人生,生命周期基金有必要保留一定的股票投资比重,以确保退休人士仍然能取得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回报。以长达数十年的投资周期来看,2008年罕见的双位数下跌并不能从本质上影响基金的长期绩效。
避免资产配置“失控”
投资策略透明、投资风险充分分散、资产配置自动调整、投资成本低等优点都让长线投资者难以对生命周期基金说不。美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领航投资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生命周期基金能有效地防止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上“失控”。
对124万个退休账户2007年底的数据分析显示,那些没有投资生命周期基金的账户更容易在资产配置上走极端,这显然对合理分散投资风险是不利的。在这些账户中,30%全部投资于股票资产,16%则全部投资于高度保守的固定收益资产。25岁到65岁投资者的股票资产比重仅仅相差不到10%。而那些投资生命周期基金的账户,其股票资产比重根据年龄增长而递减,65岁投资者的股票资产比重比25岁下降了超过40%。
市场对生命周期基金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入,养老金管理者对其的信任也日益增长。生命周期基金被美国政府列为养老金“合格默认投资备选”:如果雇员没有选择确定的投资品种,雇主就可以将其养老金投资于生命周期基金中,视同默认。根据ICI的统计,美国90%的生命周期基金都由各类退休账户持有。
美国已经有40多家资产管理公司陆续推出了生命周期基金系列,目标日期跨越数十年,并且还在继续增长。无论是刚入职场的20多岁年轻人,还是即将步入退休年龄的公司高管,他们想到退休这件事时,所需要做的无非是确定一个退休时间,其他的事情就交给生命周期基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