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2 20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理财
    缩量十字星:高举高打模式开始转变?
    基金并非“大举增持”
    急跌慢涨 积极防守乃上策
    大盘再度上涨的空间十分有限
    今日视频·在线
    短线仍需整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缩量十字星:高举高打模式开始转变?
    2009年02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世基投资 王利敏
      连续的快涨引来持续两日急跌,于是有人断言行情已结束,有人声称大盘将强劲反弹。然而昨天股市既不大跌,也不大涨,而是出现了一根缩量阳十字星。牛年伊始的股市先是持续逼空,继而急速大跌,昨天的缩量阳十字星是否表明市场主力正在改变前期高举高打的运行模式?

      ⊙世基投资 王利敏

      

      缩量阳十字星的背后

      在持续天量交易后,昨天沪深两市都出现急速缩量的情况。以沪市为例,本周一出现1800亿元本轮行情的新天量后,后几日分别为1700多亿、1300多亿和昨天的1100多亿,昨天的成交量比最大量几乎萎缩了近四成。

      按理说,成交量如此快地萎缩,说明市场接盘严重不济,大盘理应继续大幅下跌,但昨天的沪深股市却是上涨的,虽然上证指数仅小涨了17点,上涨幅度在5%以上的个股却多达100多只,甚至有21只个股涨停。

      这个现象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尽管大盘出现两日暴跌,不少人断言反弹已结束,但仍有那么多的股票大幅反弹甚至涨停,有的还创出本轮行情新高,表明相当多股票的主力仍然在积极做多。即使大盘持续调整,个股行情依然会激情不减。这一点从本周二、周三大盘虽然暴跌但仍有多只个股涨停更能说明问题;二是市场主力似有改变前段时间通过不断加大资金力度、高举高打的战略战术,恢复先前轮炒个股、各个击破的战术。

      通过昨天的缩量阳十字星以及盘中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多方并未溃不成军,而是正在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战略战术来继续其“牛头行情”。

      

      高举高打难聚人气

      牛年伊始,多方开局就咄咄逼人,拉开了逼空走势的序幕。应该说,这个战术开始确实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因为在空方势力极为强大的股市氛围中,众多投资者包括机构在内已经习惯了高抛低吸的操作手法,以致多方的多次强攻往往在2000点、2100点等所谓阻力位面前功亏一篑。逼空走势成功地营造了大量的“追涨后备军”,迫使相当多的空方主力加入了多方的阵营。

      然而,过于频繁地采用逼空手法毕竟露出了其软肋。一是随着股指的持续上涨,需要成交量的持续放大。尽管近来成交量屡屡出现新的天量,但持续天量毕竟有个尽头,当本周一大盘创出新天量后,第二天终因量能不济等原因结束了逼空的走势并持续暴跌;二是为了维系指数上的逼空走势,主力连连启动权重极大的蓝筹股,营造了“大象群舞”的格局。这种虚假繁荣的格局既使得股指迅速虚涨到2400点,陷入高处不胜寒的窘境,又导致最能吸引广大投资大众的“赚钱效应”快速消退,以至于上攻2400点的战役成了部分主力孤家寡人的游戏。

      所以,与其说大盘在摸高2400点后的全面溃败是由于担心流动性逆转等多重利空因素所致,还不如说是主力过于沉迷于高举高打的逼空战术的结果。

      

      短期蓄势后仍有行情

      本周出现大幅下跌后,不少人断言本轮行情已结束,甚至有人认为大盘有可能再度探底。笔者认为这些判断都有失偏颇。

      首先是政策面不支持这种说法。本轮行情最重要的背景是以4万亿投资为代表的经济刺激政策,其一是股市回暖更能提振人们对经济迅速走出低谷的信心;其二是股市回暖能进一步促进消费;其三是只有股市彻底回暖,才能启动直接融资,推动经济有力回升。试想一下,如果大盘再回到2000点下方,如何启动IPO?

      其次是技术面不支持这种说法。本轮行情由于迅速收复了多根均线(尤其是极具技术意义的半年线),已经形成了短期上升通道,即使近日连续暴跌,股指也仅仅跌破5日、10日均线,多根中期均线仍将牢牢支撑大盘。从周线看,五连阳后本周出现一根阴线不但合理,也有利于修正短期超买的技术指标。

      再次是市场面不支持这种说法。由于多数大象股快速大跌后股价被打回原形,这些本来就没有大幅上涨过的权重股如果跌不下去,指数大跌的空间就不存在。

      此外,1月份社保基金、QFII又新开了不少账户,本月将迎来14只基金连发高峰,新的股票、基金账户的急速增加,表明牛年行情正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