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从井底往上看涨幅确实不小,但从6124点的珠峰往下看,仍然是一览众山小。投资者频频受困于怀疑论者的悲观观点,大病初愈之后的投资信心始终将信将疑,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成功者的经验永远是反其道而行之,越是众人信心爆棚之际,越是需要谨慎;越是众人信心低迷之际,越是需要充满信心。“危机”两字包含着危险和机遇两层含义,如果说2008年是投资者的梦魇之旅,2009年将是投资者的信心之旅。
彼得林奇有句名言“通常在并非谨慎的投资时,人们往往最有可能把股票视作谨慎的投资。”20世纪初期人们曾将投资股票视作赌博,直至20世纪20年代末,股票才获得“值得投资”的地位,恰恰此时即将发生1929年大股灾,当人们觉得股票“值得投资”时,股票却更像是赌博。同样的情况再度发生在大股灾之后的大萧条时期,受困于大股灾的梦魇,许多人都将炒股视作赌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当购买股票再度被大众视作“值得投资”时,接踵而至的就是1972年大股灾了。根据彼得林奇的经验“从历史上看,股票通常被认为可投资或者被拒斥为赌博且都是错误的时刻形成错误的看法。”
回顾A股市场的历史,1991年、1995年、1998年、2003年至2005年,股市哪一次不是在“值得投资”时被错误地视作赌博;1992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7年,哪一次不是在股市被过度高估之前被错误地视作“值得投资”。错误认识往往又会受到榜样的催化,在大熊市之后,人们总是受到前人投资股市倾家荡产故事的影响,在大牛市泡沫中又总是受到各种各样“股神”传说的忽悠,其实投资股市是人生的马拉松长跑,和房产置业共同构成普通人财富积累的最重要途径,投资股市最重要的标杆就是自己对于价值的判断。
对于股市价值的判断,可以由常规状态和异常状态这两者构成,以水和石油这两大最重要资源为例,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水和石油的价格是维持箱型格局的常态价格,但在沙特阿拉伯,水和石油的价格会出现异常状态,水的价格可能远远高于石油的价格。引申至股市,投资者就能明白判断股市价值的常规和异常状态的标准,以1957年创立的美股标准普尔500指数50年历史为例,常规状态下10倍至30倍市盈率就是股指波动的价值区间,而异常状态下1972年和2002年出现的50倍市盈率泡沫则类似乱码现象。
回到A股市场,2007年10月上证50指数达到50倍市盈率之际,就类似1972年10月美股中出现的蓝筹股“漂亮50”估值超过50倍市盈率的乱码现象,因此对应的上证指数6124点将成为类似1993年曾创出的上证指数1558点,长久难以逾越;但上证指数1664点之际,对应的估值只有12倍市盈率,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更是接近10倍,因此1664点区域也将类似上证指数曾经达到的333点、526点、998点等历史性谷底,长久难以击穿。在此过程中,锁定10倍至30倍市盈率波动的估值规律,就是有效的价值标准,当人们的投资信心仍显犹豫之际,估值上限可能难以攀升至30倍以上,当人们投资信心高涨、上市公司业绩递增之际,估值上限可能会暂时突破30倍市盈率上限。2009年年初的A股市场虽然可能受制于人们对于实体经济复苏的担忧,投资信心略显不足,但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应在此阶段对于中国的实体经济充满信心,随着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到位并逐步产生效果,今年10月份中国实体经济可能会率先全面复苏,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展开延续至2010年的反弹主升浪的概率极大。
怀疑A股论者提示风险的诤言永远值得人们借鉴,因为无论是在上证指数6124点珠峰还是在1664点谷底,股市永远存在难以预料的非系统性风险,而散户投资者在“大小非”和“大小限”股东面前也永远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但现在怀疑A股论者在股市谷底蓄势阶段即言A股之泡沫则有待商榷,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A股的投资环境永远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便旧的问题解决了,还会产生新的问题,但如果由于有问题存在就放弃投资A股的机遇,未来势必会扼腕叹息,因为现在沪深300指数的静态市盈率是16倍、动态市盈率是15倍,上证指数的静态市盈率是17倍,动态市盈率是15倍,A股仍处于值得投资的低估值历史区域。2009年是A股市场的企稳之年,当人们仍处于犹豫阶段之际,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应充满信心。
投资策略方面,跟随社保基金稳健的步伐,指数型投资仍能跑赢大市;而优质股的股息回报率以及持续出台的产业利好政策令蓝筹股和题材股仍然具备精耕细作的广阔空间;需要时刻谨慎的则是怀疑A股论者屡屡提及的疯牛症和“大小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