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似乎闻到创业板的气息了。但创业板始终让人有个“忧虑”,就是中小投资者能不能参与。
之所以有这个“忧虑”,是因为创业板有一个重要作用,给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提供一个退出渠道。在一个很有希望的项目的初创时期,最缺资金,而这时风险投资作为有眼光而又有实力的投资者,去投资,去扶植,让企业成长起来,通过上市让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借此退出,从而再去扶植、创办下一个新项目,这对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但是,风险投资、创业投资退出了,这个企业今后会怎样呢?如果这样的公司到创业板来上市,把筹码最后交到股市的投资者手里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手里会是个什么结果呢?会不会昙花一现过几年就退市把筹码烂在投资者手里呢?
根据中国经济网站的一份统计数据,1993年、1995年、1997年、2000年、2002年连续进行的5次全国私营企业大规模抽样调查表明,1993年以前私营企业平均存续周期只有4年,2000年提高到7.02年。另有统计显示,中国集团公司平均寿命7至8岁,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岁,由于中国9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据此推算,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约3.5岁。在中关村注册的6000家企业,寿命超过8年的不到3%。
综观世界各国的创业板,固然有成功的,但失败的也不少,更有办得死气沉沉的。我国的创业板不办则已,办就一定要办好,不能走外国创业板上得快退得也快的老路。我们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板的路子。上创业板的企业一定要经过千挑万选,条件要严,要先经过考验,他们一旦上了创业板,绝大多数是不能几年就退出的,要有相当一批能成长为好企业,比主板不差的企业,像美国纳斯达克微软那样的企业。创业板可以比主板风险大一些,但不能太大,要能够让有一定承担风险能力的中小投资者参与,并能获得稳定的回报。
鉴于此,我认为应该开发三板市场,让欲上创业板的企业先到三板市场上去融资,接受一定时间的考验,也让这些企业的管理者熟悉资本市场的规则。现在三板市场的交易制度和主板市场很不相同,无论是交易形式,还是信息披露要求和主板市场相差很远,而且每次交易不能低于3万股,这就排除了中小投资者的参与可能。开发三板市场,让三板市场变成一个刚创业的公司的投融资平台,变成一个能承担高风险的也可以获得高利润的风险投资家自由驰骋的场所。而把经过三板市场的检验,确实有希望的企业、能长成参天大树的企业,拿到创业板来上市。这样相对能降低创业板的风险,让大多数中小投资者也能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