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秋天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受此影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有没有改变?下一步发展趋势如何?这些问题,不仅是今年参会的人大代表们,在审议财政预算和社会发展计划等报告时,需要仔细研议与考虑的,也是海内外财经界非常关注的话题。
前两天,有分析人士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化。这种表述,可能是对“基本面”的定义另有解释,但无论从国内外经济现状,还是从宏观经济的一系列指标看,都是与事实不符的。如果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两个基础条件现在还没有改变,那么经济基本面上出现的五大变化却是非常明显的。对此,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所谓两个基础条件没变,一是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发展的趋势没变;二是中国社会城镇化、工业化趋势没变,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没变。而在国际经济与金融环境都已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在需求、供给、市场、就业、社会保障等五个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正在对国家的经济战略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非常迫切的调整要求。
首先看需求的变化。外部需求与内部需求的急剧变化,是近几个月来最大、最突出的变化,也是中国经济基本面上出现的新问题。自去年9月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需求大幅萎缩,中国的外贸出口急转直下。外需大幅下降,对中国这样一个长期偏向外需的经济体来说,无疑产生影响。适时扩大内需,调整政策导向,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唯一选择。而内外需结构的变化,正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
其二看供给的变化。随着内需与外需在结构与总量上的急速改变,供给的矛盾也凸显出来。标志之一就是十大行业调整振兴计划。这十大振兴计划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出台,一方面,固然与当前严峻的企业经营形势和就业形势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内需的结构变化有关。而近30年来形成的偏重外需的产业结构,也到了该调整的时候。现在,供给层面的变化,正在对各种资源与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要求。
其三看市场的变化。市场变化的最明显之处,可以从价格与结构两方面来看。从去年年初到今年年初,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无论是一般消费品还是生产资料,或者是投资品市场,都经历了从狂热到过冷的极度振荡。如,上海A股从5500多点跌到1600多点。国际油价从140美元跌到30多美元。大宗商品更是一路狂跌。CPI和PPI则从暴涨跌至负数。市场的剧烈振荡,已使其定价功能严重扭曲。而更为严重的是,在价格动荡的同时,库存结构也在恶化。这种变化无疑对各类市场的未来价格走向有难以预测的影响。
其四看就业的变化。就业是民生之本。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去年以来相当一部分外向型企业萎缩,使中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现在,数千万农民工与上百万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已成为社会热点。这其中既有短期因素,更多的则是人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错配。因此,面向内需,调整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特别是各地区的就业结构,已是势在必然。
其五看社保的变化。寻求基本的社会保障,现已成为全国城乡居民追求公平分享改革成果的最大诉求,也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实现中国经济战略性转移的基本社会条件。去年中央财政大幅提高了社保支出,特别是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增加了更多投入。这种公共服务具有刚性特征,提高了就很难降下来。在当前财政增收逆转的形势下,如何增加社会保障,已是一个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难题。
由此观察,中国经济基本面出现的上述种种变化,已不是局部个别的现象,而是在内外部需求与供给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出现的全局性问题,是需要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通盘考虑、逐一加以解决的结构性、系统性问题。其中,关键的是,要改变以往用低廉的劳动力与资源价格参与国际分工、日益倚重外需的发展模式,实现由外向型经济向内外需并举的发展方式转移。
在这种情况下,清醒地认识中国经济基本面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对判断经济走向,规划发展蓝图,少走弯路、少折腾,又好又快地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