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基金经理 汪澂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由美国发源的全球金融危机仍在继续,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必将被大家所关注。很多人就此开展过争论,我们认为,机遇和挑战并存,但只要我们方向正确,措施得当,机遇显然大于挑战。
中国目前遇到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外需下降,导致出口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进而造成失业率上升。简单地说,就是外国人不买我们的东西了,部分工人下岗,农民工返乡——就业、消费、投资都出现萎缩。从目前情况看,海外主要经济体“去库存化”的过程仍在持续。我们要承认,在这一过程没有结束之前,我国外向型企业的销售和盈利状况仍将承受较大压力。况且,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需求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需求没有有效恢复之前,即使各经济体完成了“去库存化”的过程,企业的销售和盈利状况仍难以迅速出现逆转。这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所在。
基于目前的状况,我们也应看到,现实给了我们一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会,迫使我们一方面要解决出口导向型企业所面临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采取有效和有力的手段启动内需。用通俗的话说,以前我们是把钱借给美国人,让美国人来买我们制造的东西。现在,我们要刺激国内的需求,看我们能不能成功地把钱拿到国内来花。
危机时,也是一个大国崛起的时候。中国具有目前世界上最雄厚的外汇储备,同时,我们没有很高比例的外债。在危机时,手中拿有一堆现金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可以藉此增加我们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同时,我国具有目前世界上最健康的银行体系;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在世界上居于前列;我国的金融与国际金融间有防火墙……这些有利条件都使得我们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较小。现在,其他国家都在去杠杆化,而我们有放大杠杆的能力。13亿人口的衣食住行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依然强劲,内需增长的内在动力是具备的。
这次危机也使美国将全球资源的使用空间让了出来,许多资产和资源的价格变得便宜,这有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中国要借此机会投资中国市场需要的资源和技术,以及一些目前国内没有的资源和技术。我们看到,中国已经开始赴海外寻找资源,最近和俄罗斯签订的长期石油合同就是成功案例。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有全球视野。要使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就一定要有全球化的视野。
最后,我们还要反驳一种悲观的、认为中国经济会出很大问题的观点。一个勤俭节约的经济体,会因为别人不再奢侈地消费我们的产品就崩溃吗?我想大多数投资者并不认为中国经济会崩溃,他们只是在等待,然后开始新一轮“谨慎”的投资。
中国有需求、有市场、有资金,中国经济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