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数据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2009 3 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观点·评论
    “分类管理”:房地产业的新亮点
    引导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
    反对贸易保护,
    中国要有两手准备
    英国首家华商五星酒店倒闭
    启动经济:房地产无法承受之重
    为何赞成开征不动产闲置税
    保就业:重中之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分类管理”:房地产业的新亮点
    2009年03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轶水
      ⊙张轶水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有许多亮点,其中,“加强住房市场分类管理”应该是新亮点之一。

      所谓“加强住房市场分类管理”,我的理解是“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然而,这些年来,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消费者,多少有些“含糊不清”。

      改革开放以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便产生了贫富差距。而面对高档商品房的兴起,一些先富裕起来的人群开始住高楼、住大房、住别墅,也便有了“天价房”,但这到底跟占人口大多数的工薪阶层没什么关系。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来,房地产业几乎“天天出新闻”,一个字“热”!现在看来,作为政府,特别是房地产的主管部门,管理房市再也不能“一锅煮”了。

      “市场的归市场”,商品房这一块,地价也好,房价也好,随行就市,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不买。前几年,上海、杭州12万块钱一平米的房价,照样有人买,潮涨潮落,自有价值规律去调节;在这方面,我们要感谢“地产大嘴”任志强给我们“实话实说”——他们是专给富人造房子。而对这一块,政府主要的工作是加强规范和监管。

      “政府的归政府”,恰恰在这方面,近些年来,我们的政府做得很不够。日前,住房部负责人说,年轻人应该租房住;这话没错,但问题是这些年来,许多地方的政府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上功夫下得不够。这类保障性住房,在中国香港占50%,在新加坡占87%,而我国内地目前保障性住房在房市所占比例不及10%;而我们的人均收入远远比不上中国香港、新加坡。所以说,对于这一块“短板”,政府非常有必要尽快大大加长,起码要加长到保障性住房在房市所占比例50%左右。

      “分类管理”,贵在“分”。作为政府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应该有个大致的明确分工,商品房这一块“谁主管,谁负责”,保证不会“大起大落”;保障房这一块,“谁主管,谁负责”,确保一定期间内建起多少保障房,要有明确的责任制,尽快让低收入人群“有房可住,有房可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