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国际金融危机,成了中国经济实施“内需”型战略调整的催化剂。从最近几个月的政策变化和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看,中国经济明显加快了以内需为主的结构性调整步伐。这一重大转变,不仅顺应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下一轮增长打开了新路,也为产业界、金融界、投资界,创造了许多新的机会。
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发现,以内需为主的结构性调整正在明显加快呢?
首先,将需求目标转向国内,特别是将扩大内需的目标,转向消费已有基础、需求潜力巨大、消费水平正在提高的广大内陆农村地区。这一政策导向,充分利用了中国经济回旋余地大的特点,不仅能够有效化解当前一部分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而且也打开了国内需求的新天地,同时对治理前30年积累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最明显的标志是,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现代物流与消费服务下乡。在去年秋天外需急剧下降的情况下,政府及时调整了经济政策,对广大农村地区采取财政补贴的办法,鼓励消费升级。此举,一则为部分外向型企业赢得了调整经营方向的时间;二则让利给农民,对启动农村市场带来了助动力;三则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消费习惯的转变,有深远影响。
近30年来,由于城乡经济非均衡化发展,城乡居民不仅在收入分配上差距越拉越大,在生活习惯和消费品质上距离也越拉越大。现在,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补贴和支持农民消费,不仅直接施惠给农民,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且也有利于打通城乡经济的往来,创造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使中国经济走出前30年由点到线的发展模式,进入由线到面、城乡一体、全面提升的新阶段。
其次,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地区布局,作了更明晰的安排,尤其是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思路的提出,以及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大农业补贴、提高农民收入的保障性措施。这一系列政策安排,不仅对广大内陆地区的经济社会安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实际帮助,同时也将对内陆地区居民的未来收入与消费结构,产生持久影响。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关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新提法。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到,东部地区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增强更高水平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要抓紧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制定和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显然,东部与中西部地区“腾笼换鸟”的产业转移,将改变中国的产业分布版图。
而“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始终占有特殊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幅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大幅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这些政策措施其意义已超越了“三农”范畴,对稳定社会预期、激发农村消费、有效扩大内需,有很强的保障作用。
此外,在社会保障与改善民生方面,今年提出,要集中力量办一些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民众得到更多实惠。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些政策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另一方面,也给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产业部门,创造了大量需求,带来了新的商业与就业机会。
由此观察,正在实施的“内需”型经济战略调整,在以最直接的方式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的同时,也给中国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世界经济格局经过这番洗礼即将逐步形成的大背景下,成功实现转型,开辟了新的道路。
而中国现有13.28亿人口,其中,城镇人口6.07亿,农村7.21亿。按去年城乡居民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占比计算,目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只是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试想,如果人口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中国农村居民,其消费水平能提高三分之一,会释放出多大的需求。而“内需”型经济战略的深入实施,无疑为这股需求的洪流打开了闸门,其效果诚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