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2009 3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两会特别报道
    苏宁预计未来几个月不会出现通缩
    左小蕾:
    保增长需时时关注通缩威胁
    CPI将在8月前后变成正值
    关于2009年哈尔滨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债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上网发行有关事项的通知
    机构观点
    专家观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左小蕾:保增长需时时关注通缩威胁
    2009年03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卢晓平
      左小蕾
      ⊙本报记者 卢晓平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2月份PPI同比下降4.5%、CPI同比下降1.6%。如何看待这组敏感的经济数据?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受邀做客中国证券网第一演播室时表示,保增长需要关注控制通缩。

      

      一季度价格指数将呈负增长

      主持人:今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0 %,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CPI环比数据有所回升。这表明,前一段采取的措施已初步见效,经济恢复的迹象令人鼓舞。不过,2月份的数据却是负增长,您如何看?

      左小蕾: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CPI同比下降1.6%,PPI同比下降4.5%,这显示通缩的压力。我认为3月份乃至第一季度的价格指数都会呈现负增长状态。

      应该看到,价格指数的负增长,主要反映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需求大幅萎缩、大宗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价格指数的大幅变化,非常敏感地反映了经济变化的幅度和程度。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上半年特别是2月份,CPI同比增长8.7%,达到本轮通胀的最高水平。在近期价格水平不断下降的时期,同比计算CPI的负增长幅度,也会非常显著。在当前价格大幅下降的过程中,同比计算的PPI水平出现大幅负增长,与去年同期也是PPI的上升期,从年底的4%左右的增长上涨至超过6%的增长水平,后来达到超过10%的增长水平有关。

      CPI现在正在下降,表明通缩压力在加大。但是,对未来的经济走势还要从先行指标去判断,我觉得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有很多因素综合影响,但恢复需要时间,不可能一下子发生改变。

      从全年看,我比较担心的是如何确保经济保持“V”型增长态势,防止出现“W”型的运行态势。所谓“W”型的态势,是指经济增长经过回落后重新上扬,但没有站稳,出现反复。如1997年,经济增长回落后,1999年政府采取措施,2000年经济出现上扬态势,但是,2001年经济又出现下滑,国家不得不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推动经济增长。因此,我们一定要防止历史重现。

      

      控制通缩是保增长的一个焦点

      主持人:通缩对今年我国经济发展“保8”有什么影响?

      左小蕾:PPI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负增长会较严重影响企业的利润,特别是上游企业的利润,会大大降低企业的投资意愿。

      CPI的不断下降,甚至负增长,会比较严重冲击已经非常低的边际收益,更严重地影响这些领域的投资意愿。价格不断下降不利于投资,不利于经济增长恢复,也不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控制通缩也应该是当前保增长的一个关注焦点。

      主持人:有什么方式可以减缓通缩对经济的影响吗?    

      左小蕾:可通过价格调整控制通缩。

      政府拉动经济的计划,从加大投资、扩大消费、适度宽松货币供应增长的角度,推动总需求上升,都将会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改变通缩的态势。

      政府还可以启动价格机制改革。在通缩压力下,往往是价格改革时机,特别是粮食价格的提升。从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粮价的提升、农民收入增长、消费支付能力增强、农村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将对经济增长带来直接贡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价格水平控制在4%,实际上给出中国经济的可承受价格水平的标准。在价格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说明中国经济有价格上升的空间。

      

      利率下降对改善通缩意义不大

      主持人:一谈起防止通缩,就想到降息,市场有传言央行要降息。

      左小蕾:利率水平下降对通缩水平的改善没有太大作用。

      虽然价格指数下降给利率调整创造了空间,但是投资意愿低不是因为资金成本高,消费增长不足也不是因为存款利率高,所以利率调整对拉动经济,控制通缩并没有直接的作用。我还是维持近期利率调整压力不大的判断。

      尽管欧洲等其他国家开始步入零利率时代,但央行副行长易纲这两天也很明确,应该认真理解。大家都零利率,不等于中国也要零利率,零利率也是要发生边际效应才采用的。

      主持人:接下来几天宏观各方面数据将陆续推出,而资本市场受此影响是否会很大,尤其是数据不太乐观的情况下?

      左小蕾:可以说,资本市场总是反复出现重复相同的信息。如果市场向上,所有的数据和因素都是支持向上的。否则,都是反向的。而一些投资者容易丧失理性判断,受到各路消息的引导,无法做出合理操作。

      (更多内容详见中国证券网“两会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