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3 13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汽车周刊
    汽车业“两会”三大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自主研发 兼并重组
    零部件业也需要扶持
    传闻主角眼中的兼并重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零部件业也需要扶持
    2009年03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琼
      ⊙本报记者 吴琼

      

      构建一个汽车强国,离不开汽车零部件这个基础。“两会”期间,政府主管部门和多家汽车企业的代表纷纷建言推进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支撑中国跻身全球汽车强国之列。国家信息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三大缺陷:一,企业规模仍比较小,80%的规模以上的企业销售收入不足1亿元;二,产品主要以机械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三,技术创新层次和质量有待增强。国内申请汽车技术专利80%左右以实用新型为主,发明专利申请较少,虽然多数高新技术产品已经实现了本土化生产,但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外方手中。

      提高零部件研发水平以及兼并重组,被视为弥补缺陷的两大方法。“两会”期间,各大零部件企业呼吁政府加大对零部件行业的扶持力度。“两会”代表、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大开建议,加大对先进零部件企业的投资力度。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则建议,“在融资、税收等方面支持新能源产品研发投入。加大进口贴息支持力度,降低企业关键装备投资成本,支持企业发展高、精、尖产品。”

      在内生型发展的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先整车企业一步收购海外资产。山东潍柴集团公开承认已经竞购海外核心汽车零部件资产。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指出,“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将步入兼并重组时代。从国内形势看,一旦国内整车企业掀起兼并重组浪,则汽车零部件业的格局将发展重大变化。”

      政府主管部门也特别关注汽车零部件业的兼并重组。《汽车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到,“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由于未听到具体细化的标准,李大开就此表示:“需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出台针对零部件企业的更具体的扶持政策,明确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扶持标准。”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建议,“政策支持零部件企业联合重组,尤其是在中资企业收购技术雄厚的外资企业过程中,国家可以给予反垄断审查豁免、放松外汇管制审批、简化项目审批、项目变更主体但不易地时免于环评审批等政策支持。”

      或许在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努力尝试中,国际金融危机将变成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契机,未来真能诞生出一批支撑中国成为汽车强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零部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