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3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新增贷款连续两月超万亿 票据占比进一步上升
    央行调查显示:居民购买股票意愿连续两季度回升
    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刺激措施见效 消费实际增速平稳
    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显示 近六成消费者对
    今年经济持乐观态度
    贷款结构仍待优化
    中国具备成功推出创业板三大条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具备成功推出创业板三大条件
    2009年03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南方稳健、南方稳健贰号基金经理 冯皓
      ⊙南方稳健、南方稳健贰号基金经理 冯皓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从2000年开始,创业板已酝酿了十年。2009年伊始,证监会明确提出2009年要推出创业板,创业板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我们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成功推出创业板的三大条件:

      其一,足够的优秀企业资源。纳斯达克的成功得益于美国企业的强大推动力,微软、戴尔等IT业巨头奠定了纳斯达克的基石。德国的创业板市场,由于缺乏充足的上市公司资源,网络泡沫破裂后,创业板发展难以为继。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如携程和百度,2007年就有118家中国企业在美国等9个市场上市,这正是国内创业板发展最重要的市场基础环境。

      其二,高科技企业行业分布多元化。德国的创业板成立之初,行业分布单一,主要集中于当时很热的网络股,市场发展高峰时,与互联网有关的公司市值占比分别达到50%。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互联网泡沫破灭时,其整个板块的质量也迅速滑坡。中国众多高科技企业的行业分布广,经营模式多,成长型企业类型多元化,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

      其三,良好的制度环境。成功的创业板市场,都有便捷快速的上市审核程序。英国AIM市场以其简便的上市程序和低廉的上市成本受到企业青睐。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规定了持续上市的最低标准和灵活的退市制度,并于2007年提出25条公司治理修订建议,以增强财务的透明度。德国创业板的失败,则是监管部门审核程序不够严格,保荐机构基于利益驱动放松保荐责任造成的。

      我国对监管制度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有关管理办法中,严格透明的上市和退市规定,完善的监管机制,便捷的上市程序等都有体现。

      在发展创业板市场方面,我们作为后来者,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得好,则具有后发优势。中国的创业板要搞好,需要一个过程,投机的心态会给创业板市场带来风险,因此不可急功近利,而应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