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焦点对话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3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新增贷款连续两月超万亿 票据占比进一步上升
    央行调查显示:居民购买股票意愿连续两季度回升
    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刺激措施见效 消费实际增速平稳
    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显示 近六成消费者对
    今年经济持乐观态度
    贷款结构仍待优化
    中国具备成功推出创业板三大条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贷款结构仍待优化
    2009年03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丹丹
      ⊙本报记者 李丹丹

      

      在2月份新增的1.07万亿贷款中,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占1.03万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加4870亿元,虽然绝对量较上月的6239亿元下滑,但是其占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的比例却高达47.28%。

      对此,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认为不必过于担忧,据他观察,4万亿投资计划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从2月下旬刚刚开始,银行接受大量的票据后会转为中长期的贷款。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认为,当前票据市场利率较低、企业有套利机会,是票据融资量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他建议,尽管降息空间比较小,但还是要有所行动,否则票据很有可能成为投机的温床。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在新增贷款中,更多地偏向于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这两者所占比重之和达到83%,而短期贷款占该类贷款的比例由去年12月的30%下降至15.36%,较1月份的22.69%也有大幅下降。

      郭田勇认为,这种贷款结构表明,贷款过多地流入了国家基建项目和大型企业。他说:“中长期贷款一般用于基建项目,而没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很难拿到票据,这样又有多少资金真正地流向中小企业呢?”

      央行数据还显示,2月份存款大幅增加1.65万亿元,而与上月不同的是,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额占到了大部分。对此,刘煜辉表示不用担忧,他指出以前市场是对存款定期化心存忧虑,但是2月份M1的数据已经显示短期存款在增加,表明资金已经进入了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