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2009 3 1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金融·证券
    高管薪资未定 兴业银行推迟年报披露
    交行拟设立中小企业
    金融服务专营机构
    兴业银行拟发500亿元金融债券
    富通今年不分红
    与平安谅解备忘录到期
    为衍生品发展清障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合二为一
    吴晓灵:应加快推出金融衍生品
    G20峰会在即 各界寄望深化国际协调与合作
    RBS称将保留中国区70%的业务
    陈文辉要求
    保险中介提升行业形象
    发展战略各不同
    三大险企收入增速差别巨大
    央行原稳定局局长张新
    或出任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
    华夏银行
    一独立董事辞职
    瑞再增设附条件股本
    获股东大会批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吴晓灵:应加快推出金融衍生品
    2009年03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唐真龙 石贝贝 邹靓 
      ⊙本报记者 唐真龙 石贝贝 邹靓 

      

      昨日,由中欧工商学院主办的“通往伦敦峰会之路”圆桌会议在上海举行,中欧陆家嘴金融研究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出席此次会议时表示,目前中国应该加快推出世界上已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

      对于金融衍生品的作用,吴晓灵认为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其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说美国是玩得过火出现了问题,那么中国是因为没有衍生产品市场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造成了障碍,因而我们应该现在加快补课。”吴晓灵表示。

      吴晓灵认为,在经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金融衍生品会产生极大缩减,“这是一个去泡沫化的过程,但是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它今后不发展了,而是在更健康、扎实的基础上发展。”对于OTC市场和场内市场,吴晓灵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永远不可以替代,现在的问题出在场外市场的信息不透明,她表示场外市场可以不对所有的人公开,但是对相关者,特别是监管当局来说,场外市场的信息应该是掌握的,“这一点我觉得中国的场外市场要比国外场外市场发展的好一些。”吴晓灵说。

      为终结危机和预防未来危机重演,吴晓灵建议国际社会应在五方面加大力度:首先,各国要尽力恢复市场信心,恢复金融机构的信用中介功能。第二,要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宏观经济的监管,对其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有所约束;要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的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其监管机构应承担更多的保护全球投资人的责任。第三,金融业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位,金融机构不应该出售也不应该购买无法了解基础产品的衍生产品。第四,监管当局应严格控制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杠杆率,除纯经纪业务和结算服务外,所有业务均应有资本约束。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完善财经规则,各国均应遵守并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