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里,全球的汽车业都在经历着生死存亡的重大考验。
“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时代,车企们竭力表现的是求生能力”。即使柏涵慕的从业经历非常丰富,但也阻挡不了豪华车市场的整体萎缩。在被问及到金融危机将对汽车业影响到何种程度时,他也曾经开玩笑说“不如去问水晶球”。但幸运的是,他对中国经济的复苏能力充满信心。
在员工眼中,他是那种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的老板。对人很亲和,但一样要求工作被完成到尽善尽美。
在中国工作的经历,也让他非常充实和愉快。这一次,他的一家都搬到了中国。他最着迷的是中国古老的文化。在工作间隙,他和太太去西安看兵马俑,去看长江三峡,那么多美丽的中国风景,令他流连忘返。他说,他的中国时光过得很愉快。
《上海证券报》:来中国前,有没有给自己设定过自己的中国使命?
柏涵慕:当然。来之前我已经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当我离开中国时,中国要成为保时捷的第二大海外市场。在2008年7月结束的07/08财政年度中,我们在中国共交付了7600辆各款车型,中国在今年也上升为保时捷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
《上海证券报》:我们知道你对中国市场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看法。对二、三线城市你的认识是什么?
柏涵慕:未来,二三线中小城市将是豪华车增长潜力最大的地方。除了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之外,我们发现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珠海这样的中小城市。而从09年前两个月的表现来看,广州、东莞的经济也处于恢复状态。
《上海证券报》:保时捷怎样看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车市?
柏涵慕:目前,金融危机逐渐影响到了中国,主要表现在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很多消费者购车更加谨慎、理性。我们的销售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相比国外其他市场来说,这种影响比较小。另外,中国政府在去年开始调整汽车消费税税率,这对豪华车市场影响也比较大,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在现阶段出现退缩趋势。尽管这些不利影响暂时减缓了豪华车市场的增长速度,但由于之前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增速很快,从长远来看,这一市场未来的增长势头还是比较明显的。对保时捷汽车来说,中国豪华车市场未来处于一个平稳的增长期,我们还将进一步关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发展情况。
《上海证券报》:危机当前,保时捷中国将如何应对?
柏涵慕:我们最重要做的就是如何平衡好供求关系。因为保时捷的宗旨一直是不会投放很多的车在市场上,保时捷的销售哲学是,一定要让市场需求大于供给,从而保证销售车型的价格稳定。最重要是让客户相信保时捷的价值,所以在这种市场状况下,我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打折或者促销的手段。整个保时捷的业务在中国处于发展中的状态,所以我们还会继续扩张经销商网络,这是我们09年已经着手做的任务。
《上海证券报》:与欧洲客户相比,保时捷中国的客户有什么特点?
柏涵慕:中国的客户年龄在30岁-50岁之间,欧洲的客户年龄则相差比较大,年龄在40岁-60岁之间,但其实欧洲的客户与中国客户的品位和喜好都非常的相同。
《上海证券报》:保时捷持股大众的不断增长,未来会对中国市场包括产品、渠道有什么影响?
柏涵慕:从短期来讲,保时捷和大众肯定是互不干涉,互不影响。保时捷是保时捷,大众是大众。从长期来讲,保时捷和大众在内部会有一些调整,但基本上是在产品研发方面,大众和保时捷平台共用很多。
《上海证券报》:你如何享受你的上海时光?
柏涵慕:我以前有三次海外工作经历。来中国这次也是最愉快的一次。我的太太和孩子都陪伴我来到了中国。上海的生活很有趣,是个国际化的都市,很容易融入。我们很快调整过来,并很享受。
在我看来,中国是个具有古老东方文明的国家,文化积淀丰富,我们去西安看兵马俑,去三峡、扬子江等风景名胜区观光…
《上海证券报》:你最尊敬什么人?
柏涵慕:我最欣赏那种性格坦率、把工作完成得尽善尽美的人。
保时捷现任的首席执行官魏德进,把一个快破产的公司变成了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我以前工作的宝马总裁冯酷海,也把从不赚钱的公司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他们都成功,性格也都很直率,都非常值得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