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公司巡礼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3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进口负增长折射我国国内需求不足
    更大的经济难题藏在
    金融危机传导图下面
    投资者权益保护面临“制度升级”挑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进口负增长折射我国国内需求不足
    2009年03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正彦
      我国进出口连续数月出现负增长,这个问题值得关注。进口不仅是对外贸易的单方面数据,而且也是预示国内经济增长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指示器。其实,进口大幅度下降主要反映的是国内需求不足,或者是由于国内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下降才导致了进口与出口增长率之间的巨大反差。

      为此,我们应当关注进口增长变化、尤其是进口负增长的剧烈变化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并从生产、投资、消费等全方位采取措施促进进口的增长。

      ⊙潘正彦

      

      最近,海关总署公布了一些统计数据,我国进出口出现负增长现象颇为引人关注,其中进口负增长的大幅度上升似乎更值得关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进口与出口(负)增长数据的相对变化及其趋势。因为,人们似乎对出口以及对贸易顺差更有兴趣。好多人似乎自然而然认为,出口才对本国的经济增长有作用,而进口似乎对外国经济增长“有利”。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简单。

      由最近1年来我国进口与出口增长率的相对变化数据显示,进口不仅是对外贸易的单方面数据,而且也是预示国内经济增长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指示器。

      在2008年1-10月中,除了2个月外,其他月份都是进口增长率大于出口增长率,而且有几个月的进口与出口增长率都达到10个百分点以上。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民的注意,但当人们惊讶2009年1月进口下降43.1%的数据时,又很自然地会寻找到“春节”这个不可比的理由。我们似乎应该耐心地等一下。今年2月数据公布之时,似乎不用再刻意地寻找不可比的理由了。

      在消除今年1、2月单月存在比较大的不可同比的因素下,对1-2月统一的数据进行比较更能说明问题。据海关统计,1-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27.2%。其中,进口下降34.2%。出口下降21.1%。进口与出口的增长率之差是13.1个百分点。

      从2008年11月份开始,我国月度进出口总额呈持续负增长,而且负增长率不断上升。尤其是进口与出口的负增长率差距呈现持续扩大之势。2008年11月、12月、2009年1-2月,在进口负增长幅度远大于出口负增长的同时,进口与出口的增长率之差分别高达15.8、18.5和13.1个百分点。

      显然,我们用所谓“外部需求”大幅度下降是难以解释进口与出口之间负增长率的巨大反差。虽然人们可以用进口商品价格的大幅度回落和库存消化来解释部分原因。但是,似乎仍然显得理由不充分。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进口大幅度下降其实主要反映的是国内需求不足,或者是由于国内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下降才导致了进口与出口的增长率的巨大反差。

      现代贸易理论十分重视出口对一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同时过度追求贸易顺差的前提下,不仅在理论上存在明显的片面追求出口,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更是过之而犹不及。因此,在近年来我国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水涨船高的同时,所谓“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高。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出口的“重视”。显然,这不仅导致了一系列过度依赖出口造成的偏差,而且也忽视了进口的作用。

      从进口的作用来看,一方面,从供给角度来分析,进口可以提供经济增长、尤其是经济高速增长所需要的高新技术和设备(我们暂且不考虑资本),推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甚至制度创新,从而使得全社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率有实质性的支持。

      我国经济近几十年呈现高速增长,在对外开放方面,除了资本(外资)的作用外,最直接有效的就是进口的技术、设备等。伴随进口扩大的产业结构升级,生产要素从低效率的产业逐渐流向高效率产业,劳动力也随之流向高效率产业,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全要素效率均得以提高,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而且,在生产要素全球化下,进口原材料也成为一国经济必不可少的发展动力。进口原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国内的生产要素价格,而且同时也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

      另一方面,进口本身也已经成为反映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指标,即从需求层面来看,进口会成为国内经济增长中一个重要且主要的组成部分。或者说,进口变化能反映国内经济增长的变化、包括潜在经济增长需求。

      在中国经济越来越进入全球化的时候,中国经济工业化步伐越来越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时候,经济增长对进口的“依赖”也越来越大。进口(如石油、铁矿石、钢材、机电设备等)作为国民经济的初始投入的一部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初步估计,改革开放30年中,GDP平均每增加1个单位,进口增加0.22个单位。

      同时,从进口与出口之间的相关关系来看,在过去近30年间,出口平均每增加1个单位,进口增加0.76个单位。这反映在对外贸易中,进口比较可以带动出口、而且出口也依赖于进口。或者说,最近连续几个月出现的进口大幅度下降、甚至低于出口的下降幅度,更多反映的是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现实经济增长不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对潜在的经济增长预期不足。

      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初级产品进口值下降明显大于进口总值的下降幅度,实际上也说明了这一点。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口初级产品负增长率比同期进口总值降幅大10.6个百分点。其中,铁矿砂进口7939万吨,增长6%;原油进口2455万吨,下降13%;成品油进口577万吨,下降6.4%。而同期进口工业制品815.7亿美元,下降29.3%,比去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机电产品563.1亿美元,下降29.6%,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129.3亿美元,下降28.7%;汽车进口4.4万辆,下降29.6%;钢材进口196万吨,下降26.8%。总体上,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当前中国经济内在需求、经济增长、潜在经济增长与进口之间的关系。

      因此,针对连续4个月进口与出口负增长率之间的巨大落差,我们应该有一些新的思考。

      首先,在人们已经十分关注进出口、尤其是出口对中国经济的作用的同时,也应该同样关注进口增长变化、尤其是进口负增长剧烈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动态反映,从而可以从更全面的角度来关注我国经济的增长及其变化趋势。

      其次,在进口大幅度下降已明确地反映了国内需求下降的信号下,如何从生产、投资、消费等全方位来促进进口的增长同样是十分重要和迫切。一方面,国际原材料价格纷纷大幅回落、我国进口价格开始大幅回落及进口价格指数同步回落,表明我国贸易条件正在得到显著改善。而这就是扩大进口的好时机。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进口对国内生产、投资、消费的正向拉动作用。从生产、投资角度,我们不仅可以借中国扩大投资的机会掀起新一轮技术引进和创新的高潮,提升我国生产技术能力和提高生产率;而且可以在贸易条件改善、进口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降的时候大量增加原材料进口和储备。从消费的角度,我们同样可以提高进口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消费品进口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大大促进了同类消费品的生产,也会促使国内消费水平上升。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进口的消费品大多是新产品或质量、性能较高的产品,促进了国内消费质量和档次的提升,而且改变居民的消费选择和行为,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产生了派生效应。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进口与出口对一国经济同样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

      (作者是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