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金融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2009 3 1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策略·数据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策略·数据
    经济底部衍生区域经济板块投资机会
    G20首脑峰会政策预测
    货币信贷增长背后存在隐忧
    短期货币政策工具:重数量轻价格
    强势个股机构最新评级(3月18日)
    热门板块机构调研深度透析(3月18日)
    正待崛起的重庆两江新区
    “三喜临门”催生泛浦东板块四大机会
    流动性陷阱和通缩齐现 中国经济处境较美国依然艰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短期货币政策工具:重数量轻价格
    2009年03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姚炯
      短期货币政策工具:重数量轻价格

      光大证券:

      从目前经济情况看,尽管物价步入负增长,但央行已经没有必要再采用利率手段来刺激货币投放,降息周期接近尾声。但考虑到保持市场的流动性和维持信贷投放的持续性,仍将采用数量化工具,例如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外汇占款减少所带来流动性不足。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目前央行在选用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时候,更多选用数量化的货币政策工具,例如信贷窗口指导、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作为价格工具——利率,运用起来较为谨慎,其操作更具有的是象征意义。

      信贷已经投放,再用价格工具意义不大。目前信贷投放的规模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从当前运行态势来看,这种信贷投放能持续,因此通过降息来刺激信贷的投放就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再次起用价格工具会加大外汇市场的波动,不利于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稳定。

      物价将呈现“U”走势,价格工具需谨慎。物价走势历来是影响利率变化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假若出现持续通缩,那么利率下调的压力将会加大。但我们对未来物价的分析发现,未来CPI持续走低的可能性较小,4-5月份之后物价将逐步迈入正增长通道,这时运用价格工具当谨慎。

      用数量工具对冲“外冷”,确保流动性。由于外汇占款的负增长以及在1、2月份商业银行信贷的强力投放,目前商业银行系统超储率已从2008年底的5.11%快速下降至2月底的3.8%附近水平。超储减少必然会影响到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影响到未来信贷的投放。因此,考虑到外汇占款和仍需保持信贷较高速度增长两方面的因素,短期内央行可能会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减少公开市场操作来保证“保增长”过程中流动性的相对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