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政府动用1700亿美元予以纾困之后,美国国际集团(AIG)不思反省,执意向其高管支付巨额奖金。此事一出,全球哗然。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叱其“贪婪”, 而且认为,此事关系到美国的“基本价值”。奥巴马如此愤怒,是有道理的。因为华尔街闹出的这场金融灾难,不仅重创了全球经济,而且也暴露出更为严重的商业伦理与道德危机。
现在,围绕AIG奖金问题,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AIG等金融机构捅出了天大的娄子。政府为稳定金融市场,不得已动用纳税人的钱,前来救助。而肇事者不仅不加收敛,反而要“依约”领取奖金。真不知道要奖什么,对纳税人如何交代。为此,奥巴马要求其财政部长采取一切合法手段,阻止这笔资金的发放。而美国检察系统,也已向AIG发出传票,介入调查。
另一派认为,政府是否有权废除AIG与员工签署的协议,涉及到一系列法律问题。如果政府宣布合同无效,废除AIG与员工达成的合约,就是破坏契约,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恐慌,给美国经济招来更大麻烦。因为其他企业可以有样学样,寻找种种理由,单方面撕毁与员工的合同,逃避法律责任,使市场经济的法律基础--契约的严肃性遭到破坏。
AIG的问题,看似两难,其实典型地反映了这场金融危机,在商业伦理与道德方面的重大缺陷。即,利用各种复杂的金融工具,牟求金融机构乃至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把不断叠加的金融风险推给社会,推向广泛的社会群体;无视这种财富博弈并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反而会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只对具体契约负责,无视金融系统对整个社会以及经济运行的道义责任。
看看现实,这种损人利己的情况并不少见。不仅金融业如此,其他暴利行业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些专业机构,利用其霸权地位、信息不对称优势,或者话语权优势,以及相关制度缺失或缺陷,置公众利益于不顾,置他人损失于不顾,动用各种手段,牟取巨额暴利,已成为这一时代的典型病症。更不用说,采取非法手段谋财害人的行径了。
由此而论,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反思,仅从金融系统本身找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更进一步,从全球生产领域、贸易领域,从经济政策、经济思想层面找问题,也不一定看到问题的深层根源。那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其实,不必冥思苦想,回头看看太多违反常识的现象,就可以明白被许多被“经济学家”吹得神乎其神的当代经济是怎么回事了。
远的不说,看看我们这里的情况。这几年,占据各类财富排行榜的中国富豪,主要都出自哪些行业?都是通过什么方式,在那么短时间内,拥有数以亿计的资产?以富豪榜上人数最多的房地产行业为例,在2006、2007等年份,一些城市的房价,不是以年增长多少来计算,而是以月增长、周增长多快来计算。姑且不论其他问题,仅就疯狂的房价而论,无疑是一个城市的商业成本和生活成本的灾难,是对一座城市及其居民竞争力的扼杀。
再看一些高垄断行业和金融业,其权利与义务、贡献与分配之间的不对称、不成比例,也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比如,一些享有专营权或专有资源的企业,无视这种权利实际上是属于全体人民,是全民利益的托许,是要回馈于民的,而把这种权利当作牟取本部门利益的工具,以致相应的价格体系严重扭曲。又如,一家上市金融企业的高管,可以自己年薪数千万,而把一大批社会公众投资人套得死死。现在,通过上市实现暴富,正是个别经营者的好梦,而对社会公众的义务,只是纸上美言而已。
一场国际金融危机,把曾经施放在那些金融巨头身上的光环剥离殆尽。贪欲的极度、手段的极致,以及道德的缺失、商业伦理的寡薄,不仅是少数贪婪者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以金融业为例,这里要问的是,金融到底是社会公器、是有助于实体经济和社会公众财富保障的公器,还是制造经济动荡,为少数机构、少数人从社会公众手里攫取暴利的私器?从经济学的历史看,经济问题从来就和社会伦理有密切关系。只有从公平正义、从社会道德与商业伦理这个层面查问题,才能找到化解这场危机的最后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