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9:信息大全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3 21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5版:艺术财经·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5版:艺术财经·专题
    讨论“山寨文化”:
    明辨当代艺术的价值标准
    王林:当代艺术不可能有统一标准
    顾振清:金融危机酝酿当代艺术最大变局
    岳路平:从“山寨文化”看中国当代艺术
    鲁明军:艺术从来没有规则和标准
    “无法”的参展作品
    《冰面计划I 斑马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王林:当代艺术不可能有统一标准
    2009年03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琳
      王林
      王林:

      当代艺术不可能有统一标准

      ⊙本报记者 杨琳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批评家王林表示,他不赞成在艺术领域使用“山寨”这个词,也不想对“山寨”概念作出判断。他说:“我很纳闷,为何众多的媒体都会围着‘山寨’这个词转。汉语言有足够的词语来表达所涉及的现象,如模仿、民间和本土,为什么非要用“山寨”一言以蔽之?这个词亵渎了汉语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流行一阵自会消失,几年以后我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使用这个词儿了。”

      

      当代艺术多种特性

      说到“模仿”问题,王林指出“模仿”不是艺术,艺术的基础是创造,尽管复制、戏拟手段的运用使今天的创作不再像现代主义那样去探讨“原创”问题,但从观念到形式、从语言形态到媒体方式,创造仍然是当代艺术的基础。

      他认为,“民间”这个概念在当代艺术中更为重要。中国当代艺术是通过民间力量的推动而发生的,是在主流与非主流、官方与非官方的意识形态差异中形成的。当代艺术是“民间立场”和“在野姿态”的产物。

      而对于“本土”的意义,王林指出,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的关系,一直有一个对知识盗版的反省。“所以,我们才会追问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呈现本土价值?”王林说,“其实,所谓本土价值就是对本土问题的追问,针对中国的现实、社会、文化、精神、生态、经济等等问题有话要说,有图要画,有形要塑,有行动要表达。对于生存于斯的人有警醒、启示、反思的作用,这才是中国艺术自身的价值。”

      他指出,中国在很多方面仍落后于欧美、有别于欧美,但中国问题已融入世界问题之中,在问题层面上与世界同步,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探讨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价值,乃是中国艺术家的“在地行动”。在这里,不是探讨什么“山寨”不“山寨”的问题,而是如何创造出与本土现实状态和中国生存经验有关的艺术作品,创造出直面问题并成为问题的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就是解构规则

      目前关于当代艺术的讨论,主要是探讨当代艺术的未来之路,也就是中国当代艺术是否会脱离西方的评判标准,建立自己的新标准和新规则。对此,王林提出非常尖锐的看法:当代艺术的背景是全球化的,西方也是多文化的,当代艺术并没有统一的西方标准。中国艺术不可能于世界艺术之外去建立一个什么统一标准,更不可能建立这样的规则。当代艺术是多元化的,“元”就是出发点,不同的出发点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艺术评价最根本的东西是价值判断,评价评价,评判价值,是对艺术创作价值追求的判断。

      王林指出,当代艺术恰恰是对既往标准、既有规则的解构、重组与反叛。当社会生活在既定规则下让人麻痹的时候,艺术为人在精神上的解放带来新的不同的可能性。

      

      多元化的中国当代艺术

      “要为中国当代艺术制定统一标准和规则,这话简直是在开玩笑。”王林说,“这种想法的背后是权力欲,权力操纵。当代艺术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所谓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问题是艺术没有天下大治的未来前景,我们不能凭空设想,自欺欺人。对于永远生存在过程中的当代艺术,一统天下不过是集权主义的梦呓。”

      那么,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呢?王林指出,这种价值追求就是中国人的精神解放,并以其思维智慧贡献于人类。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真正意义,王林用非常精炼的话语概括为:民间立场、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只有这样的艺术才具有开创性、实验性、前卫性、先锋性,才是真正具有当代性的艺术。

      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展览能够为中国当代艺术制定统一标准,这就是王林的观点。他说,21世纪的世界是多元的,艺术是在差异中存在的。不同的“出发点”不可能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我们应该根据艺术的出发点去分析艺术的本土价值,出发点不一样,但价值追求有共同之处。王林强调,我们不应该简单地以二元对立的思路去比较东西方,不要妄想中国能够创造出完全不同于西方并且能够战而胜之的当代艺术。他说:“21世纪不仅是中国人的世纪,而且是所有人的世纪,是大家的世纪。艺术应该关注本土的生存、生态、精神、文化等问题,但艺术是在相互交流中存在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中存在的。差异中的并存与共享,这才是一个大国国民的心态,才不会产生虚妄的民族主义。”想想只有20万人口的古希腊雅典曾为世界留下了多少文化、艺术和思想的宝藏,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今天能为全世界贡献点什么?——这是在采访最后,王林对记者也是对所有人说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