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西藏区域报道
  • 10:西藏区域报道
  • 11:西藏区域报道
  • 12:西藏区域报道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信息披露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2009 3 2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G20峰会前美联储收购国债意图何在
    世界经济向东转 中国经济向西转
    我们更需要创新精神
    强化SDRs是货币变局的破题之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G20峰会前美联储收购国债意图何在
    2009年03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正彦
      美联储意外宣布将收购3000亿美元长期债券,导致世界金融市场陷入新一轮动荡。美联储这样做的目的,尽管显示了美国决心刺激经济的迫切愿望,但实际上主要是为了维持美国对美元的主动地位,维持美元及其资产在全球货币储备中的霸主地位。因为,在短期内重建国际货币新体系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把美元与美国国债等同起来,美元及其资产自然会成为大家的“自由选择”。据此表明,现行国际经济金融体制下美元及其资产仍是最强的。

      ⊙潘正彦

      

      自3月18日美联储意外宣布将收购3000亿美元长期债券开始,导致世界金融市场陷入新一轮动荡。当日美元指数狂泻2.95%,刷新了美元指数2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美元加权贸易指数也重挫2.7%至84.595,创下197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3月19日,美元指数继续向下跌至82.832,连续两日跌幅近5%,距离今年3月4日最高点89.624已跌去7.57%。与此同时,黄金等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闻风异动:国际金价反弹至960美元/盎司以上;国际油价一举突破50美元/桶,创下自去年12月以来新高。

      国际社会对美联储的这一决定提出了更多的质疑。特别是在第2次国际金融峰会前夕,美联储、美国政府这样做,到底想干什么?这很值得思考。

      美联储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想维持自己对美元的主动地位。也是说,美元地位要由美国或者美联储说了算,而不是由国际社会、其他国家或市场说了算。2008年9月以来,在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加深情况下,美元却逆势走强。去年9月至今,美元对26种主要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上涨了8%。其中,美元对欧元、英镑的升值超过15%。从金融市场角度观察,美元反弹是有理由的。因为,危机深化使得美元成为一种稀缺资产,这是日元套息交易的投机者集中抛售高息货币的结果。此外,短期借贷市场的信用高度紧缩,利率高企也支撑了美元走高。但是,美元的持续反弹却并非美国所愿意看到的事情。

      其一,美元强势不利于美国解决日益严重的赤字问题。尽管美元强势有利于吸引资金、发行美国国债、解决赤字问题,甚至有人认为,赤字是决定美元走势的长期根本性因素。随着美国采取大规模的救市行动,财政赤字将持续扩大,去年联邦赤字已达到创纪录的4500多亿美元,今年估计将攀升至7500多亿美元。因此,美元似乎应该保持强势以吸引资金。

      但我们是否可以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美元走势与赤字一直正相关,美国的负担是不是会越来越重?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美元走势与赤字反向“运动”——即赤字上升而美元不升值甚至有点贬值,美国的“负担”自然而然就缩小了。实际情况也经常如此。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始终要主导美元的走势原因之一。

      其二,在面对日益严重但又无可奈何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下,美国仍然要主导对美元的影响力。自从今年年初以来,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作为参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直持续保持在1:6.83-1:6.84之间,尽管表面上变化不大,但结合其他因素来看,这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并不利。而且,市场上也不乏人民币贬值的“呼声”。因此,美国当然要主导美元。

      其三,美国仍要维持美元及其资产在全球货币储备中的地位。尽管近年来美元资产在全球储备中比值有所下降,全球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1995年到2008年第2季度,美元比重降至62.48%,欧元从8.54%大幅升至26.99%。但是,美元仍占全球四分之一储备,所占世界贸易份额约为11%,这表明美元仍然是主要的、不可替代的国际储备资产。

      美联储决定购买美元长期国债的决定,维持国债价格,保持美元资产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这将以利于新的国债发行。但更重要的是,美国希望在重建国际货币新体系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继续巩固美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因为,国际金融新秩序和金融货币体系的重建是一个长期过程,更是一个全球性的博弈过程。为了维持在全球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独霸地位,美国不会轻易将美元的发行权拱手转让。而美联储决定收购国债的行动,就是在传统意义上把美元与国债等同起来。虽然美国的国债与美元都是以国家信用作为依托,但实际的区别却很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发行在理论上已经没有什么直接对应或依靠;而财政部发行国债的目的和依靠则要强得多--即使是现在的超量发行。

      美联储决定发行美元收购国债的行动,不仅改变了传统,也改变了规则。美国国债与美元等同起来了。对其他国家而言,不管是储备美元还是美国国债,不管美元贬值还是升值,似乎真的没有太大差别了。这样,从国债有收益考虑,当然应该储备美国国债。在短期内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改革难以解决的情况下,美元及其资产就自然而然地会被选择--“自由选择”。

      当然,美联储在全球金融峰会前夕决定收购国债,也是为了表达其决心刺激经济的迫切愿望。事实上,早在3月5日英格兰银行也启动了类似计划,购买不超过750亿英镑的英国国债,英国央行通过购买国债达到了压低市场利率的作用。但美联储的行动的作用显然还不止这些。美联储实施这项政策,除了希望通过降低国债收益率、带动各类消费和促使商业贷款利率走低外,更重要的是要刺激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

      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暴跌,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正在脱离价值规律,例如原油价格在40美元以下已远远低于成本。价格巨幅波动的背后,已经不仅是供求平衡关系,现在防止价格崩溃与以前控制投机溢价同样重要。而美联储局采取增加美元供应量的量化放松政策,就是要引导市场关注利率的相对水平而非利率变动的方向。美国激进的政策也可能使美国领先欧洲走出经济低迷。到那时,美元可能重获强势,甚至再次走入加息,美国仍然掌握对美元的主动地位。

      美国采取这样所谓的“救市”行为,对提振经济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目前仍然无法确定。至于今后美联储是否会持续采取这种非常规的手段,现在也不好下结论。但是,从在全球金融峰会前夕美联储、实际上也是美国政府敢于采取这种超常手段,至少反映两点:一是美国新政府是很有“魄力”的,不管国际社会如何反映。二是在现行的国际经济金融体制下,美元及其资产依然是足够的“强”。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