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西藏区域报道
  • 10:西藏区域报道
  • 11:西藏区域报道
  • 12:西藏区域报道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信息披露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2009 3 2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汽车周刊
    上海车展:经济寒冬下众车企生存状况之投影
    零部件企业缺席者众多
    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王侠:上海车展
    无意争全球第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车展:经济寒冬下众车企生存状况之投影
    2009年03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琼
      每届上海国际汽车展总是成为人们的焦点
      通用汽车此次只是名义上参展
      六大国资车企将首次齐聚本届车展
      米其林将缺席本届上海车展
    六大国资车企首聚 日德美系规模不一

      与规模严重缩水的五大国际A级汽车展相比,4月即将举行的上海国际汽车展,不仅以17万平方米的规模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俨然成为国内外巨头们的盛会。

      如此宏大的气势,令人几乎忘却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也一洗外界曾经认为上海国际汽车展是地方车展的不利印象。但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王侠对此依然显得相当冷静:上海国际汽车展的主办方无意争全球车展的排名,只希望将车展做成促进市场繁荣、平等合作的一个平台。

      当然,在一派喜气之中,仍有惨淡的愁容。首先,尽管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仍然参展,但参展面积大幅缩水,如此前展位面积在跨国巨头中排第一的福特汽车,此次展位面积缩减七成多;其次,一些中小型的海外整车企业选择退出上海车展,如大发汽车、菲亚特汽车集团等;再次,以轮胎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们也暂别上海车展。在这些无奈的背影中,人们清晰地感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威胁。

      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参展的海外汽车巨头们无一例外地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因此,即使囊中羞涩,也要尽力掏钱开拓中国市场。缺席者们也表示,他们并未放弃中国市场。一旦经济回暖、企业缓过劲来,会考虑再次参展。

      ⊙本报记者 吴琼

      

      2009年,显然不是全球汽车展的盛世年华。在今年的底特律车展和日内瓦车展上,熟悉的面孔集体缺席。以日产汽车、铃木汽车、英菲尼迪为代表的日系汽车企业,甚至还包括法拉利、保时捷等豪华车企业,纷纷缺席底特律车展;美国汽车巨头虽然参加了日内瓦车展,但参展规模大幅缩水。日本汽车工业协会24日宣布,今年秋季举行的第41届东京车展,参展企业为122家,仅为上届车展的一半。

      但这一切显然和中国无关。4月将举办的上海国际汽车展仍是一派盛世光景,甚至创下了历届参展面积之最。此次上海国际汽车展将使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全部11个室内展馆以及室外临时展馆,总规模达17万平方米,其中8个整车展馆共计近10万平方米;3个室内零部件展馆约3.5万平方米,室外另辟出1.2万平方米的临时展馆作为零部件馆。

      

      高举自主品牌大旗 六大国资车企齐聚    

      这次上海国际汽车展有两大亮点:一是国内跨国汽车巨头扎堆,且展示面积多超过往届;二是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阵营强大。

      除了本地的上汽集团外,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等排名居前的国资系汽车集团悉数拿出自主品牌,以集团的形式亮相。这也是六大国资系汽车集团首次以集团而非下属合资企业的身份齐齐亮相上海国际汽车展。在上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展上,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广汽集团都因故缺席。

      主场作战的上汽集团展示面积约2万平方米,其中室内整车展厅约1万平方米,包括旗下自主品牌荣威、名爵和合资品牌;室外商用车展厅约1500平方米;室内的零部件展厅面积300至400平方米。“新能源汽车将是上汽集团参展的主题。”上汽集团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展示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大部分车未来将服务于上海的世博会。”

      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表示,“在上海车展上,将看到长安汽车的很多概念车、新产品或者未来将量产的产品。”此外,基本上不以集团名义参加广州车展以外的国内大型车展的广汽集团,此次也一改常态,其参展规模约为1200平方米。

      尽管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北汽集团尚未透露参展情况,但据悉均将发布自主品牌。如东风汽车首款自主品牌乘用车东风风神DFM7160、北京汽车集团旗下的“北京”牌自主品牌乘用车。

      对于借自主品牌汽车之名、国资背景的汽车集团扎堆亮相一事,安信汽车分析师孙木子指出,“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无论从政策导向还是从企业需求看,目前政策扶持自主创新。今年中国汽车业正从合资时代转向产品、技术升级时代,各大汽车集团相继进行自主品牌研发或已经推出量产化的自主品牌汽车。因此,上海国际汽车展成为他们展示自主品牌成绩的最佳舞台。”

      已经涉水自主品牌多年的中小型汽车企业更不会放过这次同台竞技的机会。据悉,吉利汽车的展出规模和参展技术水平将创下其史上之最。吉利集团副总裁安聪慧表示,“在约2000平方米的展台上,吉利汽车将携全新的车型亮相,这些车均是即将投产或正在研发的新车型,共计20多款,如两年内将上市的帝豪品牌下的多款中高级新车和SUV车型;包括远景、金刚在内的在产车型都不参展。到时,大家会看到一个全新的吉利汽车。”

      另一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奇瑞汽车虽会展出多款新车,但首发车型较少。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表示,在金融危机之下,中国市场显得更加重要,今年的上海国际汽车展也成为全球汽车企业展示自己产品和实力的最佳机会。为了节省资金,可以不参加底特律车展,不参加东京车展,但不能因此不参加上海国际汽车展。

      “长城汽车这次参展规模也高于历届,约1600平方。随着长城汽车自主品牌的增多,参展面积自然也会相应扩大。”长城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商玉贵指出,“参展产品包括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12款全新车型和3款发动机。”

      

      美系巨头收缩战线 日德诸强高调参展

      与国内汽车集团相比,海外汽车巨头的参展欲望和能力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格局。

      德系和日系汽车巨头多数选择了大排场。丰田汽车相关人士透露,丰田汽车参展的新车和参展面积都创下历史新高。丰田汽车携手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以及雷克萨斯,共计50台车参展,面积达4500平米。其中包括首次参展的8款新车以及5款概念车。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王侠透露,德系汽车巨头明显发力。保时捷汽车的参展面积扩大约1倍,从600平方米扩大至1200平方米;宝马汽车、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的展示面积也较200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增加了近500平方米。昨日,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工作人员确认,梅赛德斯-奔驰展台面积约2500平方米,比2007年上海国际汽车展增加了近2000平方米。届时,将有多款全球首发、亚洲首发以及中国首发车型亮相。

      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则在寻找省钱且能亮相的新路。通用汽车继续沿袭惯例,选择和上海通用联合参展。与往届通用汽车和上海通用共摊参展费不同,此次通用汽车仅名义上参展,欧宝汽车品牌不会出现在本次车展上;上海通用的展台上也将只有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萨博四大品牌。通用汽车中国表示,目前无欧宝新车型,为了节约成本,故欧宝汽车不出现在本次车展上。

      2007年上海国际汽车展和2008年的北京国际汽车展上,福特汽车都被称为跨国公司展台面积之最。此次,福特汽车展示面积缩减至1200平方米,较200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近5000平方米的面积缩减了76%。

      尽管外界一度认为克莱斯勒汽车可能会不参展,但克莱斯勒汽车否认了这一说法。昨日,克莱斯勒亚洲业务市场与传播总监郑洁表示,“克莱斯勒汽车将独立参展,尽管展示面积将小于上届。展示车型为新上市的道奇酷威和牧马人的新品,以求在精准营销原则下推动克莱斯勒汽车在中国的销量。”

      在缺席美国底特律车展后,日产汽车虽然选择参加上海国际汽车展,但展位面积已从2007年的2300平方米缩至1800平方米。

      尽管中国市场很重要,但金融危机确实令弱小的整车企业在保有现金流的压力下只能选择缺席。大发汽车、菲亚特汽车宣布缺席上海国际汽车展。大发汽车北京办事处表示,源于全球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大发汽车将不参加日本以外举行的所有车展。2008年,大发汽车的全球销量同比增长4%,但销售收入、净利润却出现6年来的首次下滑。

      对未参加上海国际汽车展一事,菲亚特汽车未予置评。外界普遍认为,参展的跨国汽车巨头们多已经在中国实现量产,而菲亚特汽车在中国迟迟未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且其进口车的销量较小,因此暂时缺席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