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海外
  • A4:股民学校
  • A5: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专 版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周刊
  • B3:基金周刊
  • B4:基金周刊
  • B5:基金周刊
  • B6:基金周刊
  • B7:基金周刊
  • B8:基金周刊
  • B9:基金周刊
  • B10:基金周刊
  • B11:基金周刊
  • B12:基金周刊
  • B13:基金周刊
  • B14:基金周刊
  • B15:基金周刊
  • B16:基金周刊
  •  
      2009 3 3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外论一瞥
    稳定对美元资产的长期信心尚需良策
    智利总统给布朗上经济学课
    投行江湖时代将随新股市场化发行终结
    伦敦峰会能让布朗声望止跌回升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09年03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外论一瞥

      保护主义借尸还魂:伦敦峰会空前考验

      《纽约时报》3月 26日文章

      保护主义借尸还魂:伦敦峰会空前考验

      当G20领导人4月2日在伦敦会晤时,除了金融市场稳定和管制改革外,他们还将讨论刺激本国需求和消费的措施。当然,这对所有国家都是好事,并且全球经济还需要从这些措施中来提振。

      然而,这些复兴举措却具有保护主义的高风险,因为它们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激起了世界范围内采取针锋相对行为的下行螺旋。所以,对于G20领导人来说,仅仅重申遵守已有的国际贸易义务远远不够,他们还应当谴责限制贸易或提高投资壁垒的行为,不管他们是否违反了WTO的承诺。

      不过,在全球面对金融危机的这个时候,事实上G20不能仅仅停留在谴责保护主义上,相反G20应当走得更远,采取更加坚定的措施——为全球贸易自由化而斗争。为此,有两个方面共识特别重要:

      一、领导人应当同意世界银行在全球经济复兴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二、G20应当同意,在G20峰会3个月之后重启之前对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谈判。

      因此,G20峰会如果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将会给世界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显示各国对贸易和低碳经济所持的严肃的意图。事实上,这种意图并不仅仅停留在言辞上,而是给人一种希望——它预示着一个雄心勃勃的WTO多哈回合谈判将能很快地完成。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这次G20峰会寄托着世人们强烈的期盼和愿望,人们迫切需要峰会能够传递出来“关于打击保护主义”方面的好消息。然而,愿望怎样和事实是怎样却并不是一回事——那意味着G20峰会面临的考验将是空前的。

      (作者为美国前总统布什负责国际经济事务的特别助理丹尼尔·普瑞斯 张金翠 编译)

      世界需要一场大妥协

      《国际先驱论坛报》3月26日社论

      世界需要一场大妥协

      尽管各国领导人对“以邻为壑”政策的谬误都心知肚明,但为了给国内麻烦找到一个“替罪羊”,还是倾向于实行保护主义。

      人们还清楚地记得“迫切地需要抵制保护主义”——这一于去年11月在华盛顿举行的G20峰会上通过的决议。然而,墨迹未干,这一决议事实上已被至少17国家(据世界银行统计)所违反,他们都实施了某种程度的保护主义政策——从提高出口关税到为本国产品提供高额补贴等等,不一而足。

      本周,新一轮G20峰会又将如约而至,他们必须要避免“走上过去的老路”。因此,需要协同承诺,进而寻求集体行动来一场世界性的大妥协。对此,与会国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来。

      然而,会议却极易陷入分歧。对此,人们应该有足够的清醒认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欧元区的衰退可能会比美国更加严重。因此,对欧洲长期潜在的财政赤字和货币贬值,就显得有些“理所当然”了——所以当美国说欧洲要负起更多责任时,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捷克总理就直言不讳地说——“让美国人见鬼去吧”。

      更为迫切的是,还需要有更多帮助穷国的措施。世界银行已经要求富国将它们刺激计划的0.7%用作对穷国的援助,以及尽快增加穷国在IMF的特别提款权。这些努力显然能够规避贫穷世界的风险,但似乎发达国家却有些不太乐意。(张金翠 编译)

      美国收购“有毒资产”:别过早乐观

      《日本经济新闻》3月26日社论

      美国收购“有毒资产”:别过早乐观

      美国政府开始收购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此举切中危机的要害,令人期待。但是欲消除金融动荡尚需克服诸多困难,不应该放松警惕。

      此次收购在两点上颇下功夫:第一,尽量使收购价格带有客观性。价格将依投资方的投标情况决定。政府为了减少纳税者的负担希望低价买进,但是金融机构一方却希望高价卖出。增加价格的透明性和客观性将便于双方向纳税者和股东作出说明,进而达到双方的平衡。

      第二,为了鼓励投资方参与,政府当局为基金提供融资和融资保证。投资方以较少的资金便可以完成大规模的投资,日后资产高价卖出后将获得高收益率。政府希望以此激活民间业已冻结的资金。

      然而,人们不可以过早乐观。首先,全球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有20万亿左右,大多为美国金融机构所持有,相比而言,此次一万亿美元的收购规模显然还不够大。其次,金融机构出卖“有毒资产”将遭受巨额损失,因此在资产出售上不情不愿。投资方由于业绩恶化,投资能力也在不断下降。交易价格越低,金融机构的损失越大,越容易犹豫不决。最后,为了弥补金融机构由于资产出售造成的损失,政府有必要注入公共资金。但是之前接受政府援助的AIG公司高薪事件,已成为政府向金融机构注资的障碍。(梁宝卫 编译)

      危机提供了全球变革契机

      《独立报》3月27日社论

      危机提供了全球变革契机

      G20峰会的伦敦视角不可避免地将英国和首相布朗置于中心。但在那些短暂地围绕着英国的国家中,中国和美国则近乎通过他们自己来号令世界的未来。近来已有充分证据表明,他们之间有互生摩擦的潜力。分歧的直接源头是,中国热情呼吁建立一个新的全球储备货币的提议。这一建议最初被俄罗斯在俄高级会议上讨论,但当中国对此建议表达了官方支持后,则给了它生命以及从未有过的顺理成章。这一要求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观点:美元作为首要的储蓄货币带给美国诸多有利条件,这在新的多极世界中是不恰当、不公平的。

      不难看出,一个新的全球储备货币将提供怎样的另一条路。确实,这一想法如此富有诱惑力,以至于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最初看上去都要欣然接受这一可能性——促成美元的下落,然后急速转变。失误的美国回应,为中国未来的业绩暗示了一个缺口。

      然而,储备货币争论的重新浮现总与其他涉及实力角逐的重要领域配合出现。不久前,美国五角大楼公布的一份报告描绘了中国在军事现代化方面的快速进步,并对中国如何使用其扩张的军事力量表示担心。

      不过,现在谈论金融危机预兆了美国最终的衰落和中国崛起的加速,还为时过早。预测这一力量对比所形成的矛盾也未免夸张。但是由此瞥见中国最终将呈现的经济、军事实力挑战是可能的,这挑战将带来史诗般的转折。(贺艳燕 编译)

      《泰晤士报》3月27日专栏文章

      不能因为害怕而被引入无理性时代

      美国爱荷华州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上周说,接受金援的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的银行家应该“辞职或自杀”。 这种论调现在很流行,人们都很容易地将谴责的矛头对准银行高管。

      然而,新麦卡锡主义是双重危险的。首先,它威胁了西方经济建立的法律。其次,它将把我们倒入一个英格兰银行和美国财政部试图避免的萧条中。

      面对苛刻的追溯税收,美国银行开始合计怎样尽快付清政府的钱。如果他们这样做,这将是场灾难。如果他们为了遵守合同而归还现金,这将令有可能养活自己的公司止赎。

      国会的政治迫害也威胁着盖特纳的计划。奥巴马政府的1万亿试图用来重新恢复消费者的借贷,清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私人投资者担心如果他们获利将面临报复性的税收。受到美联储的鼓励,参议员已经模糊了税收提议的边线。

      当人们看到辛苦赚来的钱被扔进毁坏整个经济的机构,看到由于银行不愿借贷而使许多有前途的生意陷入绝境,发现银行家们可耻地掘金时,愤怒并不奇怪,但这不会令事情更好。怒气冲冲地叫嚷比解释救援要简单得多;用新的道路和医院控制公众的想象要比谈论货币政策简单得多。

      1950年,英勇地站出来反对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的电视主持人埃德·默罗说过:“我们不会因为害怕而被引入无理性的时代。”但当领导我们的人失去理性时,那确实值得忧虑。

      (作者为《泰晤士报》主笔及专栏作家卡米拉·卡文迪什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