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特别报到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特别报道
  • A3:特别报道
  • A4:期货·债券
  • A5:机构视点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特别报道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融资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1: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C149:信息披露
  • C150:信息披露
  • C151:信息披露
  • C152:信息披露
  • C153:信息披露
  • C154:信息披露
  • C155:信息披露
  • C156:信息披露
  • C157:信息披露
  • C160:信息披露
  • C158:信息披露
  • C159:信息披露
  • C163:信息披露
  • C161:信息披露
  • C162:信息披露
  • C170:信息披露
  • C167:信息披露
  • C166:信息披露
  • C165:信息披露
  • C164:信息披露
  • C168:信息披露
  • C169:信息披露
  • C180:信息披露
  • C188:信息披露
  • C189:信息披露
  • C190:信息披露
  • C191:信息披露
  • C192:信息披露
  • C193:信息披露
  • C194:信息披露
  • C195:信息披露
  • C196:信息披露
  • C181:信息披露
  • C182:信息披露
  • C183:信息披露
  • C184:信息披露
  • C185:信息披露
  • C186:信息披露
  • C187:信息披露
  • C179:信息披露
  • C178:信息披露
  • C177:信息披露
  • C176:信息披露
  • C175:信息披露
  • C174:信息披露
  • C173:信息披露
  • C172:信息披露
  • C171:信息披露
  •  
      2009 3 3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特别报道
    424只基金去年累计亏损1.5万亿元
    307亿 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创新高
    基金从业人员
    人均持基约8万份
    基金交易佣金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下半年机构与个人
    投基策略分化显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下半年机构与个人投基策略分化显著
    2009年03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晓婧
      ⊙本报记者 吴晓婧

      

      60家基金公司旗下424只基金2008年年报今日全部出炉。天相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期至2008年末,机构大幅减持债券型基金,小幅增持股票型基金。对于封闭式基金的投资,则出现了保险机构、社保基金大幅减持,QFII、券商逐步增持的情况。

      

      机构小幅增持股基

      在A股市场遭遇“泥沙俱下式”的跌幅后,先知先觉的机构资金在2008年下半年小幅增持了股票型基金。天相统计数据显示,股票型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从9.22%上升至9.59%,而个人投资者则进一步减持股票型基金,持有比例从90.78%下降至90.41%。

      此外,2008年下半年,机构小幅减持了混合型基金,持有比例从9.45%下降至7.61%,而个人投资者对混合型基金的持有比例从90.55%增加至92.39%。

      QDII同样受到机构投资的减持,持有比例从2008年中期的1.46%下降至1.41%,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则从98.54%上升至98.59%。

      

      债基遭机构买家大减持

      2008年,债券型基金“一枝独秀”,而2008年下半年,债基“围城效应”凸显,一边是机构且战且退,另一边却是散户的蜂拥而入。

      天相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期至2008年末,债券型基金的机构持有比例从53.51%下降至40.25%,个人投资者的持有比例则从46.49%上升至59.75%。

      此外,2008年下半年机构小幅了减持货币型基金,机构持有货币型基金比例从44.41%小幅下降至43.63%,而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则从55.59%上升至56.37%。

      保本型基金同样遭遇机构减持,2008年下半年机构持有比例从9.84%下降至8.18%,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则从90.16%上升至91.82%。

      

      机构投资封基大分化

      2008年中期至2008年末,作为沪深两市中少有的“折价”交易品种,机构在投资封基的策略上出现了相当大的分化。

      天相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下半年,封基遭遇了保险机构和社保基金的大幅减持。保险机构持有封基份额从176.06亿份下降至134.41亿份,持有市值比例从24.91%下降至18.04%。社保基金从26.32亿份下降至19.49亿份,持有市值比例从3.84%下降至2.59%。保险机构和社保基金2008年下半年共计减持封基达48.48亿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机构大幅“出逃”封基之时,QFII和券商开始加仓封基。天相数据显示,2008年下半年QFII持有封基份额从9.8亿份上升至12.8亿份,持有市值比例从1.58%上升至1.73%。券商则从1.96亿份大幅上升至11.5亿份,持有市值比例从0.27%上升至1.48%。QFII和券商2008年下半年共计增持封基达12.55亿份。

      开基持有人结构

            

     类型2008年年报2008年中报
        

    机构投资者比例个人投资者比例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

    QDII1.41%98.59%1.46%98.54%
    保本型8.18%91.82%9.84%90.16%
    股票型9.59%90.41%9.22%90.78%
    混合型7.61%92.39%9.45%90.55%
    货币型43.63%56.37%44.41%55.59%
    债券型40.25%59.75%53.51%46.49%

      封基持有人结构

                    

    类别2008年报2008中报
        

    持有市值(亿元)持有份额(亿)持有市值比例持有市值(亿元)持有份额(亿)持有市值比例

    QFII12.3912.801.73%13.049.801.58%
    保险129.11134.4118.04%205.02176.0624.91%
    券商10.6011.501.48%2.251.960.27%
    社保基金18.5419.492.59%31.6226.3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