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股市能够延续“暖春攻势”,资金面的宽裕程度无疑成为关键因素。统计显示,剔除减持意愿较小的国有控股大非后,市场面临的限售股实际抛售压力,于5月份起大幅减缓,月均实际解禁规模仅为339亿元,较2至4月份减少近四成。
今年2月份,沪深股指冲高回落的背后,是大小非疯狂套现10.19亿股,创下去年6月中登公司按月披露大小非减持数据以来的最大单月减持量。后市能否延续一季度的反弹行情,资金供求无疑成为影响大盘走势的关键因素。
统计显示,按2008年12月31日收盘价计算,4至12月份两市共有3097亿元的限售股解禁。其中7月份和10月份的解禁市值,处于全年的天量水平,分别为13097亿元和6071亿元。虽然数据显示,7月和10月是今年大小限解禁的高峰月。但由于国有控股“大非”受到种种因素限制,实际减持的倾向较弱。因此,在对实际抛售压力进行估量,需要剔除抛售压力较小的国有控股大非持有的限售股数量。
银河证券分析师张琢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1至6月份,市场面临的实际抛售压力分别为199亿元、619亿元、500亿元、545亿元、331亿元和488亿元,下半年7至12月的实际抛售压力分别为328亿元、359亿元、130亿元、264亿元、378亿元和436亿元。由此看来,今年实际抛售压力最大的月份为2月份。这意味着,今年以来实际抛售压力的最大洪峰已经过去,此后限售股对市场的冲击趋于温和。
从各月情况来看,3月和4月的实际抛售压力虽然不及2月份,但也达到500亿元和545亿元。从5月份起,限售股实际抛售压力大幅减缓,没有一个月份超过500亿元,5至12月,平均每个月市场面临的抛售规模为339亿元,较2至4月高峰期的555亿元,大幅减少近四成。解禁对相关公司股价的冲击从5月份起也相对减弱。
大小非解禁会明显增加相关公司的流通盘规模,对股价构成压力。观察每个月非国有股东持有限售股规模占相关公司流通市值的比例,可以发现,从二季度起该压力同样明显下降,特别是5至7月份将成为年内的一个低谷。此外,沪深300成分股受到的解禁冲击,将弱于其余中小盘股。对此,申银万国研究所认为,这可能预示着届时市场的风格将便向于大盘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