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塑是理解“子曰”的钥匙
近日,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举办了“子曰——王燮达作品展”,这是2007年以来王燮达的第三个个展。与前两次不同,这次个展不仅展出了艺术家的17件雕塑,还展出了他的24幅平面作品和一件装置作品。
“子曰”是王燮达从2002年开始、迄今仍在继续的作品系列。“子”是历代圣贤的尊称,在这里是指奠定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贤人智者。“子曰”就是从古至今的圣贤们关于人生的思考和言论。这个系列的作品都有其鲜明的风格,令人联想到甲骨铜铭、秦砖汉瓦的远古时代。这些作品虽然有雕塑、平面绘画与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的主题也不尽相同,但却都是用“子曰”加编号命名。如何理解这些作品?艺术家由此要表达什么?所追求的又是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在记者看来,理解这一切问题的钥匙,就在于他的雕塑作品。
雕塑带来“子曰”的灵感
王燮达的艺术探索,始于书法。他1985年开始学习书法,拿起了毛笔并乐此不疲,其作品很快就被入选当时风行的书法艺术大展并得奖。正是书法,让他有了创作“子曰”的最初的冲动:他1986年学篆书,开始研究古人造字的方法,从中得到了启示,中国书法、乃至中国远古的先人创造汉字的方法,就此成为他的创作资源。通过体验古人的造字方法,他有了自己的创作观念;而书法艺术的造型特点,则给了他视觉语言的滋养。他说,当时他就萌生了创作“子曰”这个系列的念头。
1993年王燮达去中国美院读书,一开始他选择的还是使用毛笔学传统绘画,但很快就发现了雕塑的魅力,转而学习雕塑。按照他的体验,中国书法表面上看是平面的,是纯抽象的,也是纯线条的,实际上其营造的视觉形象却是有血有肉而富于立体感的,问题是如何来表现这种立体感?那就要突破一般人观赏书法作品的审美定势,就要诉诸具体的形象。而在中国美院学雕塑时,他所能接触的就是具体形象。因此,在学习雕塑后,他对自己将来要做的作品的感觉一下子就清晰了。他找到了创作“子曰“系列的艺术方向。
在雕塑中表达书写性
用雕塑这个西方现代造型样式的语汇,来表达从中国远古先人造字方法中得到灵感的观念,来表达中国书法独有的书写性,这就是王燮达的课题。为了解决这个课题,他花了差不多整整10年——直到2002年,“子曰”系列逐渐形成具体图形,才进入实验阶段。
在王燮达看来,中国书法的线条,因为毛笔与含墨量的关系,可以上下用力、平面移动,加之中锋用笔,形成的线条痕迹一定是立体的;而感情色彩的表达则时不时要用到偏锋、侧锋,还有书写的徐疾等。因此,中国书法对书写性的表现最极端,哪怕是一条直线也有上下动作来调整,有心脏的跳动带动手的跳动,在线条中绵延不断。有时作者还有意去做一波三折。这与我们平时看到的线条--依附于造型表面的边缘线不可同日而语。为了表现这样的线条,表现其中的书写性,王燮达将西方的雕塑语言作了根本的改造:将团块状的、讲究涨力的西方雕塑的空间造型,改造成了由空气(或者叫“负空间”)形成的空间造型。在他的雕塑里,正如他的创作手札所说的:“朗朗间,上接寰宇,底连地坤,聚虚为实,飘然吾轩!”
雕塑启示了新材料的实验
王燮达动手创作“子曰”时,尽管国内已经有了影像、装置、观念、行为等多种形式,他一开始还是以雕塑为创作形式。不过近两年他也开始了新的尝试。这次展览上就有他2008年完成的平面作品。这些作品采用综合材料,在宣纸和亚麻布上创造出独特的、深具传统文化气息的现代视觉效果:红色的线条在画面上形成一幅九宫格,好似书法的临习字帖,细腻的层次、若隐若现的线条、内涵丰富的留白,在这平面内营造一个供人想象的空间。这暗示着圣贤们的经典在当今时代被重新解读与运用。
展览上还有一件装置,其中既有吊在空中的由藤条和纸浆制成的大型雕塑,又有在地上根据雕塑投影用石粉和炭粉创作的一幅画面;两者把光与影、实与虚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很多人会迷恋于地上沙、炭与光影交织的绚丽画面,而忽略空中真实的本体”,王燮达希望借此提醒当今的世人,不要被繁华的虚像所迷惑,要透过表面看到事物真实的本质;更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生活在物欲横流的快餐时代的人们,能够暂时搁置骚动的心绪,与他一起静静地感受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个人简介
王燮达,1968年 生于辽宁,现工作和生活在上海。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先后参加过上海首届城市雕塑展、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上海首届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春季邀请展、中国雕塑大展上海展等群展,以及元典画廊2007年举办的子曰·王燮达雕塑作品展、上海雕塑艺术中心2008年举办的子曰·王燮达雕塑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