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20国金融峰会最后发表的声明涉及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增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金融监管、恢复贷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帮助发展中国家等,看起来林林总总,实际上是个大杂烩。因为这些经济措施自相矛盾,难以调和。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采取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拯救方式:西欧国家认为,在经济面临困难时应痛下决心,治理整顿金融机构,而不是通过扩大货币发行量,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这其中既有战略上的考虑,也有技术操作层面上的考虑。对美国来说,华尔街投资银行纷纷破产倒闭,整顿金融机构,无疑火上浇油,使美国经济更加惨淡;而对于欧洲国家来说,财政赤字早已不堪重负,扩大财政赤字无异于饮鸩止渴,弄不好会导致欧盟四分五裂。
西方各主要工业国的政府领袖各怀心思来到伦敦,而作为东道主,英国显然不愿意把峰会变成相互争吵的大会,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并把他们的主张写入会议成果之中。不管这样做是否能产生实际效果,也不管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新矛盾,只要能够避免各国领袖空手而归,东道国愿意听取一切意见,包括来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意见。
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政府领导人有备而来。我们一方面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希望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金融秩序。但很显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可以达成共识,但是改变不合理的金融秩序,触及西方主要工业国的根本利益,因而未被采纳。所以,中国政府提出的要求,有些得到了支持,有些被淡化处理。
一些经济学家在逐条分析伦敦峰会所达成的协议,试图从中找到对中国有利的部分。其实,在世界金融体系基础不变的情况下,这次峰会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地位,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得到了他们需要的东西。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彻底改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他们的处境无法得到根本改变。
不过,此次中国政府在金融峰会上的表现令人耳目一新。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所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由于保留大量外汇储备,使得中国政府不得不对美元贬值表示严重关切;由于世界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大幅度萎缩。所以,中国政府既有求于西方发达国家,希望他们进一步开放市场,减少贸易壁垒,同时又希望获得修改货币交易规则的话语权,从而彻底改变不合理的金融贸易体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选取西方各国普遍认同的主张,作为自己的政治意见,同时利用自己庞大的外汇储备,暗示支持建立独立于主权国家的金融货币体系,这就使得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不敢在刺激经济的过程中,大幅度地让美元贬值。这其中的因果关系非常简单,如果美元大幅度贬值,那么,就意味着美国主动放弃了世界美元储备和结算货币体系,这就为中国建立独立于主权国家的货币与金融体系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此次中国在峰会上既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张,同时又有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长远打算,为中国今后联合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建立新的货币体系奠定了基础。
可以这样说,在此次伦敦金融峰会上,中国取得了策略性的胜利。目前,中国还不能改变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但中国没有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姿态。这种藏而不露、引而不发的策略,使得西方国家对中国刮目相看。在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发表文章,为参加会议作了理论铺垫,在国际社会营造出了中国拥有话语权的舆论氛围,从而使西方国家在提出金融改革主张时有所收敛,不能忽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利益。
在会议开始之前,法国总统曾经扬言,如果会议达成的结果只是召开另一次会议,他将拂袖而去。但现在看来,政治家的聪明才智给他留了台阶,他完全可以非常体面地回到巴黎。不过,建立稳定金融委员会,只是个初步设想,未来的稳定金融委员会是否会取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人还需拭目以待。
透过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我们不能不看到,西方主要工业国缺乏改革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诚意。法国提出的稳定金融委员会与中国提出的独立于主权国家的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法国的稳定金融委员会,是要开辟新的讨价还价战场,是为法国争取更加有利的地位。法国已实现了从工业化国家向信息化国家的转变,服务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但是长期以来,法国没有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萨科齐提出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实际是想借机参与组建世界金融组织。但法国经济实力今非昔比,在未来的稳定金融委员会中,法国究竟有多少话语权,法国人自己说了不算。
鉴于峰会达成的协议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峰会才结束,大家就把目光投向了下一次纽约金融峰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改变世界不合理金融货币体系,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愿今年下半年的纽约金融峰会,能在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