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海外
  • A4:金融研究
  • A5:专版
  • A6:信息大全
  • A7:产权信息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投资基金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9: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访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4 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外论一瞥
    西方大国缺乏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诚意
    让发展中国家有更多“话语权”
    北京开发商50元一天雇人扮“抢购”
    当超主权货币遭遇碳关税
    信贷结构严重失衡聚积高风险
    改变GDP核算体系后会怎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09年04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外论一瞥

      《印度经济时报》4月3日专栏文章

      超主权货币将是个缓慢过程

      世界还没有准备接受一种国际储备货币,但已准备开始建立这种货币的进程。

      一种国际储备货币,即特别提款权(SDR),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但是并没真正实行。因为布雷顿森林协定让步于浮动汇率制,这就不需要太多储备货币。而且,自从作为一种储备货币所获得的收益超过应承担的责任时,美国和其主导的国际组织没有去推动建立特别提款权。美国的经济支配地位也表明,美元被视为是最为安全的。

      即使是在今天,尽管美国出现了这么多问题,然而当投资者去杠杆化并逃向拥有庞大的课税基础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美国这一安全之地时,美元的地位又得以加强。由于欧盟不能在经济政策上协调一致,曾一度被视为美元强有力竞争对手的欧元便败下阵来。新兴市场国家发展很快,但是与美国相比,规模仍然很小。

      然而,一个均等的经济力量在兴起,在一个更为多样的国家之间分享政治权力的论坛,譬如G20,使得对全球治理结构的严肃改革成为可能。偏爱美元的世界支付机制和市场结构也不得不随之改变。以上是迈向一个可行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前提条件。

      这将是也应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当前的金融危机过后,它将开花结果。与拥有高额储备货币的国家的对话能够确保美元的突然崩溃不会破坏政府的稳定,从而使全球衰退雪上加霜。由于这些国家对急剧的美元贬值非常脆弱,将不得不转而支持它。但是一条强制所有国家包括美国实行可持续的政策的改革之路,将使国际金融体系更为健康。

      (作者:英迪拉·甘地发展研究学会教授阿什玛·乔亚 张金翠 编译)

      

      《读卖新闻》4月3日社论

      表面团结下的不和谐音

      面对危局,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首脑再次确认要加强团结。第二届金融峰会的首脑宣言确定了“明年年底恢复世界经济”的目标,制定了全球共计5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对策。G20面对经济危机表达团结起来共渡难关的决心,理所当然。

      然而,仅仅传递一种团结的信息是无法克服危机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具体的成果。在具体行动方面,各国在团结的表面下演奏着不和谐的音符。

      第一,美欧在追加财政方面的政见大相径庭。奥巴马要求各国像美国一样积极利用财政制定强有力的经济刺激对策,日本也开始讨论新的财政追加政策。但是德国和法国认为追加政策是不必要的。

      第二,在具体使用何种政策对金融机构加以控制的问题上,主张严格控制金融机构的欧洲与美国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第三,各国在扩大IMF融资框架这一点上取得一致,但是中国等新兴国家与美国的具体想法存在分歧。

      第四,世界经济欲恢复元气,必须推进自由贸易,但是在上次峰会一致通过反对保护主义之后,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相继违背了诺言。

      发达七国(G7)或者八国(G8)的范围问题曾经颇受指责,于是G20首脑会议应运而生。与会成员众多,意见不同亦在情理之中,G20任重而道远。(梁宝卫 编译)

      

      《经济学家》4月2日社论

      不同的国家要做不同的事情

      抛开所有政治性戏剧的装腔作势和天花乱坠的允诺,历史将通过一个更残酷的标准判断政治家们的得失。

      经合组织最新预测估计,世界经济今年将缩水2.7%。主要的富裕成员国将看到他们的出口下滑多于4%。当然,另一些数据也提供了些许希望。在美国,消费者花销不再呈自由落体之势,房产市场显示稳定迹象。英国抵押贷款可能已经触底,消费者少了一些悲观情绪,制造业看起来少了些麻烦。这些零星的好消息已帮助股市从最近的最低点恢复起来,但是它们不应该被夸大。很明显,风险还在底层,升高的失业人口将导致新一轮消费减弱,同时公司违约也在信贷市场上带来了新问题。

      更糟糕的是,恢复到来时,也将是孱弱的。现在,谨慎的政策制定者是担心由于做太多还是做太少而误入歧途呢?以全球水平来看,答案肯定是勇敢击败懦弱,急升的政府债务和不断增加的中央银行负债表当然存在风险,但货币和财政刺激方案将比把世界经济从通货紧缩的洞里挖出来要简单一些。每个大银行危机的教训是快速的、决定性的清理资产负债表的行动将带来更快的恢复和更小的对公共利益的长期危害。银行破产所经历的惯常道路和经济衰退所经历的恢复之路是相通的。然而,对个体国家来说,情况往往不同,特别是财政政策方面都有局限性的表现。

      所以,现在需要的是一种有标定的勇敢,美国的一揽子刺激方案是适于它的财政地位和经济全貌的。其他地区的迟钝者应该快速跟上。对于政府来说,重要的不仅是今天如何花费,更是有为明天健康发展的可信、详细具体的计划方案。有标定的勇敢不是一个暗示了适于所有的解决方案,而是不同的国家要做不同的事情。(贺艳燕 编译)

      

      《独立报》4月3日文章

      衰退将继续 信心将恢复

      世界现在正处于另一个金融、经济骚乱和通货膨胀的中间阶段,这是另一种形态的通货膨胀。过去引起通胀的原因是控制产品、服务价格失败。现在的问题是资产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房地产价格,当然也包括股票价格。

      此次G20峰会就像是为迟早会自愈的伤口所进行的一次包扎。主要的新要素是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入更多资金,这些钱用来帮助陷入麻烦的国家走出困境,而免于施行紧急的有可能损害国际贸易的措施。其他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银行和对冲基金,对于避税场所、金融稳定性等问题的治理需要更好合作。

      同时,带动全球需求上升的主要政策,这要求所有国家都需扩大政府预算财政赤字,这些可能花费一个时代来偿还,但除此别无他法。期望经济到2010年获得肯定的恢复是不明智的。

      峰会在三个主要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首先它试图重振信心,信心帮助资产保值升值、恢复投资。其次,G20让世界主要领导人汇聚一起,可能降低对不可避免的经济议题,如保护主义的争吵,以更理智的态度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问题。最后,峰会让中美互通态度,如果中美能保持一个合理的贸易和投资关系,那么将会促进经济获得更好的恢复。

      (作者:《独立报》副主编哈米什·麦克雷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