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1
  • 6:产业·公司
  • 8:书评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1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4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T1版:艺术财经1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1版:艺术财经1
    当古代文物展变身当代文化事件
    文物展应该发掘
    文物的当代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文物展应该发掘文物的当代性
    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邱家和
      ⊙本报记者 邱家和

      

      即将在上海图书馆开幕的《大三国志展》,在日本曾经创下了辉煌的成功纪录。记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剖析的个案,其中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文物展览的各级主办者与策展人,对大大小小的官方与民间的博物馆,都有极好的借鉴意义。

      如何发挥中国文物的作用?许多专家会立刻想到这些文物所包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无疑,这是这些文物在今天做展览、发挥其社会作用的基础。但是,《大三国志展》告诉我们,要办好一个成功的文物展,尤其是文物大展,光知道这些文物自身的价值还远远不够。

      那么,《大三国志展》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从技术专家的角度,也许可以从这个展览的各个环节,从策划到动议、准备,再到具体实施,发现许多让展览得以成功的技术性原因。但是,我认为这个展览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它启示我们,在今天策划文物展,首先是要发掘那些文物的当代性,也就是发掘那些文物在重建当代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常言道: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大三国志展》的主题,虽然是上千年前的历史,但针对的却是日本公众在当下社会中形成的三国情结。整个展览就是以此为导向,来进行设计、包装的。展览中的那些文物虽然都是有上千年历史的老古董,但它们所针对的,却是日本观众今天的感受。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览并没有中国国内文物展上时常可见的名闻遐迩的稀世珍宝,却照样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也许这就是其中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文物展览的舞台大得很。关键是,要用当代文化建设的眼光,来发掘这些历史文物的当代性。在全球化时代中迅速崛起的中国,对外吸引了越来越多全球的目光,对内也日益唤起中国人对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的兴趣,可以预言,中国文物在这个千载难逢的“中国世纪”,一定会有大展身手的机会,当然,这端赖那些文物展的主办方与策展人的当代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