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1
  • 6:产业·公司
  • 8:书评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1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4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T1版:艺术财经1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1版:艺术财经1
    当古代文物展变身当代文化事件
    文物展应该发掘
    文物的当代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当古代文物展变身当代文化事件
    2009年04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邱家和
      大三国志展展品 石辟邪
      大三国志展展品 说唱俑
      没有稀世珍宝却吸引了100万观众,当事人细说《大三国志展》成功奥秘

      ⊙本报记者 邱家和

      

      4月13日起将在上海图书馆开幕的“中华智慧的文化符号——《大三国志展》归国汇报展”,是该展览在国内全国巡展的第一站。记者从上海图书馆的布展现场了解到,在主办方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夏征农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以及我国各地博物馆院、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等多方专家的见证下,从日本运回的三国文化国宝逐一开箱,117件(组)珍贵文物毫发无损,正按原设计方案各就各位,期待着不久后的惊艳亮相。《大三国志展》去年在日本全国巡回展中获得了观众100万人次的惊人佳绩。一个中国文物的展览为什么会在日本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记者特地采访了负责展览策划的主办方之一的日本黄山美术社代表夏伊若。

      

      三国文化在日本有深厚渊源

      夏伊若告诉记者,三国志在日本文化里是一个特别的题材。三国的故事、三国的人物在日本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不仅是日本的主流文化中有许多著名的三国题材的作品,就是日本民间文化,比如木偶戏、漫画等,都有大量三国题材的作品。日本新的卡通动漫中,也有许多相关题材的作品。所以,他们黄山美术社提出的举办有关三国的展览的方案,马上就得到了东京富士美术馆的认可。

      日本黄山美术社是一家专业的展览策划公司。夏伊若说,他们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展览的策划方案(又称提案)交给各个美术馆进行游说。提案的内容,不仅包括展览的主题,还包括展览涉及的展品,以及这些展品需从中国的哪些区域、哪些博物馆商借文物参展。

      

      池田大作起了关键作用

      据夏伊若介绍,《大三国志展》取得的成功,涉及到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日本著名的创价学会创始人、名誉会长池田大作。他是一位佛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作家、桂冠诗人与摄影家,受到过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接见,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所创建的创价学会,是日本最大的宗教团体,以宣扬佛教思想、祈求世界和平为目的,会员1300万人,拥有自己的从幼儿园直到大学的各级学校,还有自己的美术馆,那就是同意举办《大三国志展》的东京富士美术馆。

      他还透露,确定举办《大三国志展》后,办展的动议通过时任中国驻日本大使的王毅与池田大作会谈的机会,由池田首先提出来。池田大作创办的创价学会的报纸《圣教新闻》是日本发行量第三大的报纸,第二天就在头版发了将举办展览的消息。

      

      展览得到中国大力支持

      他还指出,展览策划时,刚好是小泉下台与安倍上台之际,正是中日关系最微妙的时刻。当时安倍拜访池田大作,池田先生建议他先访问中国。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了这个展览,好比是个花篮。所以,作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的纪念活动,展览的筹备得到了中国文物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为了举办这次展览,中日两国专家历时3年寻访了中国境内70余处与三国有关的古迹址和博物馆,从11个省市34家文博单位的藏品中遴选出147件(套)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59件(套),为展览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展览采用全新包装

      夏伊若指出,这个展览有一个特殊的困难,那就是三国这个历史阶段很短,加之当时战乱连年,曹操又倡导薄葬的简朴之风,当时留下的重要文物不多。所以,尽管有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支持,但还是花了3年的时间遍访全国各地文物,才完成了展览的准备。

      他还透露,在日本的展览分作“演义”和“正史”两个部分,在确定展览计划时,他们黄山美术社与东京富士美术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三方的专家还专门开了研讨会,讨论展览的这两部分怎么摆。在中国国内,这是不用讨论的,历来是文物第一,但是,针对日本的情况,还是做了相反的安排:“演义”第一,“正史”第二。特别是展览的第一部分“从历史故事看三国”,由绘画、字画、雕刻,写真和影像资料等来介绍“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以及“星落秋风五丈原”等4个著名场面,在日本观众中引发强烈的反响。自2008年5月3日至2009年3月15日,该展览先后到日本东京、北海道、神户、福冈、香川、名古屋、群马等7地展出。总参观人数突破100万人次,创中国文物展览在日本展出的记录。因此有评价说,这次展览首次确立了“历史与传说”并行的展览模式,融合了正史与演义、历史与文学、三国与明清、古代文物与近代艺术、中国与日本的双重性,被称为是“文物展览的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