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调查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QDII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4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特别报道
    官员专家畅谈当前经济热点话题
    专家热议创业板 制度安排应更加市场化
    专家会诊草根金融
    积极信号频现
    中国经济转机在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积极信号频现中国经济转机在望
    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婷 马婧妤
      ⊙本报记者 吴婷 马婧妤

      

      随着一系列宏观数据的向好,对中国经济是否已触底回升的讨论近日逐渐升温。在4月11日举行的“2009资本市场年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转机在望。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谈经济转机为时尚早,但从我国来说,投资、房地产、汽车销售等各项指标都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好转,经济向好的信息已经非常明确,包括国内外各个机构的先行指数都呈向好趋势,中国经济确实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我们现在获得的结果是能够预期的最好的结果。”高辉清表示,中国经济已经转机在望。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我国信贷出现连续几个月的高速增长,三月份新增1.89万亿元,从信贷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来看,接下来两到三个季度GDP增幅一定会往上走,而且可能会出现出乎市场预料的明显高增长。一季度是经济的底部,经济从第二季度开始会有明显的回升。

      “和两三个月前相比,现在是我对宏观经济信心最强的时候。”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表示,宏观经济的积极信号频现,国家宏观经济刺激计划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升到52.4%,股市也正在复苏,短短几个月内上涨了50%。而股市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向。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见底,目前正在走上升通道。经济见底、走入上升通道的支撑点,除了信贷和股市信心之外,还有消费的良好表现。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扣除物价因素达14.8%,创1996年以来的新高,比上年加快2.3个百分点。

      “接近15%的零售上升幅度,是非常可喜的现象。”李稻葵指出,零售增长和居民消费基本保持一致,相差5%-6%。因此基本可以认为居民消费正以非常快的速度上升。

      李稻葵认为,尽管我们已经进入经济上升通道,但是需要特别要关注这一轮经济上升的质量。

      首先是上升通道的稳定性,其核心在于房地产市场。李稻葵指出,这一轮经济的恢复、上升,房地产市场是缺席的。本该成为这一轮经济上升主角的房地产市场表现并不好。还应该关注的是,这一轮上升通道会不会带来生产能力的过快扩张和重复建设问题,尤其是地方政府投资的快速扩张。此外,经济上升能否相应地带来就业上升也值得关注。

      高辉清认为,能否在某种程度上抛弃国外需求独立发展,是我国经济能否真正迎来转机的关键所在。虽然短期来说经济已经筑底,但从长期来看,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最后要转移到需求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