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调查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QDII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4 1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特别报道
    官员专家畅谈当前经济热点话题
    专家热议创业板 制度安排应更加市场化
    专家会诊草根金融
    积极信号频现
    中国经济转机在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官员专家畅谈当前经济热点话题
    2009年04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魏迎宁
      易纲
      樊纲
      祁斌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等官员、专家日前在出席一些论坛时,分别就我国利率市场化、对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应持何种态度、我国经济调整将持续多长时间、推出创业板和发行制度改革有何意义等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阐述。

      易纲认为,我国之所以仍对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实行一定的管制,是因为利率完全市场化有很多前提条件,而目前这些条件尚不具备;魏迎宁在谈到境外投资问题时表示,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对到境外投资和综合经营要持谨慎的态度;祁斌在谈到资本市场发展问题时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创业板的推出和发行制度改革,将会帮助中国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樊纲则认为,西方三大经济体的衰退仍处于早期阶段,中国由于已在本轮危机爆发前采取了应对过热的调控措施,所以这一轮的调整期会比预期长。

      易纲

      我国尚不具备利率完全市场化条件

      ⊙本报记者 但有为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12日在“2009金融四十人年会”上表示,我国之所以仍对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实行一定的管制,是因为利率完全市场化有很多前提条件,而目前这些条件尚不具备。

      此前,部分业内人士指出,央行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方面动作太小,甚至多年没有明显进展。对此,易纲表示,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工作一直在进行,但利率的完全自由化有几个必要条件,其中包括银行的产权清晰、银行业自由竞争、有退出机制等。此外,还有一个前提是汇率也要市场化。

      “如果央行在汇率机制上还要逐步走向市场化,实际上利率完全自由化的前提也是有问题的。”易纲指出。他认为,现在央行承担着绝大部分的汇率风险,是不是能够完全放开利率还是个问号。

      谈及近年来银行业的改革,易纲指出,虽然成绩不少,但是中国的银行业在未来还要面临经济周期、人民币逐步可兑换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三大考验。在危机的前提下,银行风控体系能否控制风险,要经历历史和经济周期的考验。

      易纲将市场经济的特征归纳为五个方面,即产权清晰、政企分开、依法治国、激励相容和社会监督。他认为我国银行业经过改革已经初步具备这五个方面的特点。

      易纲称,经过改革,中国银行业实现产权清晰,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都分别对自己的资本金和股东负责,产权比过去清晰;现在政府是政府,监管机构是监管机构,货币当局是货币当局,政企完全分开;法制方面,现在有《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法》等法律,机构依法经营,政府依法监管;银行业经营也遵循激励相容的原则,银行业绩和收入挂钩,风险和处理机制挂钩;社会监督方面,上市银行要发布年报、中报和季报等定期报告,通过股价可以实现市场监督。

      他认为,中国银行将继续向市场化方向前进,暂时的反复仍有可能,但改革开放从趋势上已经不可逆转。

      魏迎宁

      对境外投资和综合经营要谨慎

      ⊙本报记者 李丹丹

      

      近日,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在第五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表示,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对到境外投资和综合经营要持谨慎的态度,2009年中国保险业仍要坚持防范风险,调整结构。

      魏迎宁表示,保监会仍会把偿还能力作为监管的核心。偿还能力综合反映了保险公司的资产质量、负债、杠杆等要素,所以提高偿还能力能有效缩小风险。魏迎宁同时表示,还要特别注重防范道德风险,造成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就是道德风险。

      魏迎宁认为,在中国保险业,受这次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的仅仅是个别保险公司,但是间接受影响的是所有的保险公司。保险业受影响表现在: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保险公司的股票、基金投资收益明显下降,尽管在整个保险公司总资产中股票基金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仍然对保险公司的收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已公布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的2008年年报均显示,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大幅下滑。

      魏迎宁指出,前两年有一种倾向,认为中国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只要买到优质资产就能够盈利。金融危机给我们一个警示,即对于境外投资的态度要重新审视,“不能说境外的资产买到了就能盈利。”他提醒,中国企业对境外的环境不一定非常了解,贸然行动会产生新的风险,对潜在的风险也要关注。

      而对于综合经营,魏迎宁认为其方向是没有问题的,要积极试点、积极推进,但是综合经营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对于这个风险必须有充分的认识才行。

      此外,魏迎宁指出,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2009年保险业要有充分的忧患意识,总体要求就是防范风险,调整结构,平稳健康发展。对保险业来讲,要借这个机会来调整结构,优化保险业务结构。对于寿险公司来说,要强化人寿保险的长期功能,调整保费收入结构,促进业务结构调整;对于财产保险而言,要实现车险和非车险的划分,“在财产保险里汽车保险占到70%以上,其他业务发展不是很大,需要进一步实现均衡发展。”

      樊纲

      中国经济调整时间可能长于预期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樊纲11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做主题演讲时表示,西方三大经济体的衰退仍处早期阶段,而中国由于已在本轮危机爆发前采取了应对过热的调控措施,所以这一轮的调整期会比预期长。他认为,这次中国经济调整实际上早于西方,始于2007年年底,持续时间可能长达三年,对此要有思想准备,不能盲目乐观。

      樊纲认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衰退目前还处在早期阶段。”他表示,“我的基本判断是,世界经济不景气至少要持续三到四年时间。”樊纲说。而这意味着,中国的对外出口在三、四年内可能都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樊纲指出,西方国家这次实体经济的调整是从雷曼兄弟破产以后开始的,但中国经济却更早一些,始于2007年第四季度。在那之前,中国经济一度出现过热迹象,2007年增长速度达到13%。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抑制经济过热。

      不过,这些调控措施的效果在很长时间内受到三重因素的抵消:股市泡沫、楼市过热以及金融危机前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外需旺盛。然而,到了2007年四季度,上述三大抵消因素几乎“同时消失”:先是股市在2007年10月开始大跌,楼市也在当年9月底出现降温,而外贸也在当年四季度随着次贷危机爆发而萎缩。内外部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中国经济面临困难。

      樊纲指出,“现在还不能指望全球经济马上复苏,中国经济也不可能很快实现增长,但是我们有了(适当的)宏观政策,我们的基础相对比较好,还是能够在一两年时间里面能够走出低谷的。”

      祁斌

      创业板将助中国经济寻找新增长点

      ⊙本报记者 商文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在昨天召开的“北京大学第三届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创业板的推出和发行制度改革,将会帮助中国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

      祁斌还指出,应推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并购。同时,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积极推动产品创新。

      经济转型需要资本市场配合

      在谈到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和启示时,祁斌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两面性或“双刃剑”,即很小的资金可以撬动非常大的效果,这其中无疑孕育着巨大的风险;二是对监管体制提出了深刻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国际监管体系的建立;三是当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轨道后,风险是非常大的,因此要更加注重风险防范。而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来说,一定要关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祁斌指出,在认真汲取国际市场经验、教训的同时,我们也要仔细思考今天的中国经济应该如何转型,以及该选择何种模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最核心的是资本配置方式的转型,而转型的完成则需要发达的资本市场的配合。可以说,经济转型是良好的金融市场和良好的资源配置推动的结果。因此,在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同时,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

      至于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思路,祁斌表示,在“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报告”中提出了五项基本原则:一是把发展资本市场作用重要的战略任务,不断发展全社会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二是立足于为市场服务;三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充分调动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四是加强法制建设;五是稳步推进对外开放。

      

      研究部门已就推出股指期货立项

      在谈到股指期货时,祁斌透露,研究部门已就推出股指期货立项研究。

      被誉为“金融期货之父”的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集团终身名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在出席论坛时则向记者表示,对于中国来说,今年是推出股指期货的恰当时机。

      利奥·梅拉梅德认为,进入2009年,随着市场泡沫的破灭,风险的释放,现在已经是推出股指期货的时候了。中国市场目前正处在资本膨胀的过程中,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把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连接在一起,从而促进两个市场间的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对于股指期货在中国推出的时机,梅拉梅德表示,2007年推出的时机并不成熟,而此时应该是最合适的推出时机。他指出,进入2009年,世界金融市场的情况变得更糟,现在推出股指期货,反倒可以帮助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