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财经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2009 4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一季度销量增长8.2% 楼市回暖能否持续
    刚性需求成推动楼市成交量攀升主力
    加大执法力度遏制内幕交易
    特力A内幕交易案:
    “割肉”亦难逃处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加大执法力度遏制内幕交易
    2009年04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杨兆全投资律师团首席律师 杨兆全
      ⊙杨兆全投资律师团首席律师 杨兆全

      

      在本案中对瞿湘内幕交易行为性质的认定是准确的。内幕交易人是否赚到钱,并不是违法定性的标准。证券法第73条规定,证券内幕消息的知情人利用内幕消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属于内幕交易行为。瞿湘是法律所规定的“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属于内幕信息知情人的范围。而且有关证据也表明其利用内幕消息大量买进了这种股票。这属于典型的内幕交易违法行为。

      内幕交易人是否获利不影响的定性,但是在具体处罚上有所区别。这在本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证券法第202条对内幕交易的处罚措施,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两类。该条规定,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额一倍至五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处以三万到六十万元的罚款。本案中由于违法者不仅没赚钱反而赔钱,没有违法所得,所以证监会是按照法定最低限给予了处罚。综观该违法者的内幕交易整个过程,这样的处罚是合适的。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本案虽小,但折射出证券市场上消除内幕交易的自身免疫机制还不完善。遏制内幕交易,当务之急是需要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创新执法和查处方式,比如采取举报奖励等制度,让内幕交易更加无处藏身。此外,要加快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切实落实上市公司独立法律主体地位,强化上市公司内外部监督机制,这才是从源头遏制内幕交易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