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财经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2009 4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沪铜多空激战 天量成交刷新纪录
    经济走势回暖 沪铜攻破4万大关
    汽车业兴衰
    成胶市“晴雨表”
    上海期金小幅上扬
    减仓上行 铜价静待消费指引
    两大利空连袭 豆粕上涨遇阻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两大利空连袭 豆粕上涨遇阻
    2009年04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陈安宝
      ⊙特约撰稿 陈安宝

      

      大连豆粕主力合约经过前期较大幅度上涨后,周一呈现低开后冲高回落的走势。从总体走势上看,周一豆粕的走势明显偏弱。而现货市场,周一国内大豆主产区豆粕报价普遍下跌。

      从基本面上来看,美国农业部4月份月度供需报告整体上对大豆利多,出口销售数据强劲也为盘面坚挺带来支撑。但是由于南美大豆收割上市,这对美豆市场带来冲击,可能会抑制上涨。国内豆类市场维持稳定,油厂豆粕报价近期一直维持稳中有升的局面,但周一豆粕价格的下跌,引起投资者对前期上涨是否过快的思考。另外,因美豆上涨,国内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已经提升至3500元/吨左右。短期而言,国内豆粕报价连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油厂开工率的提升,豆粕供应压力将会有所显现,豆粕现货价格面临压力。

      另外,在廉价进口大豆的冲击下,我国在东北大豆主产区收储的600万吨大豆如何消化将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如果进口大豆的增势不减,最近两年内都将很难实现顺价销售。国家的收储在提振大豆的价格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国外大豆的大量进口,导致了国内大豆价格有价无市的局面,国家收储的大豆总要进入市场,只是时间及价格问题。因此,在国家收储的库存没有释放之前,豆类价格的快速大幅上涨,总会引来部分的抛压。

      生猪养殖方面,在节日效应的影响下,国内猪价水平曾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呈现先扬后抑再趋稳的态势,春节消费旺季过后,2月猪价不甚理想,3月之后有望相应回归正常水平。但由于国内经济大环境的改变仍需时日,生猪养殖对豆粕的需求增长难以短期大幅增加,而随着豆粕价格的回升,也将影响生猪养殖对豆粕的需求。2009年一季度禽类产品价格也是跟随节日效应而波动。由于2008年第四季度之后,养殖户补栏心态大体谨慎,家禽饲料消费市场相对逊色。

      此外,卫生部专家预测,今年发生动物性禽流感疫病的可能性较大,且目前部分产区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疫病影响,这些都对禽类饲料的需求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由于一季度仍是水产饲料的相对淡季,一季度整体水产料消费表现稳定,对整个饲料消费的影响不大。

      考虑到农牧企业要正常运转,必须经过农产品原料采购、保持一定库存、加工生产、产品销售这几个环节。农牧企业经常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农产品原料价格的大幅波动,但是饲料产品和畜禽产品却难以根据原料价格随意调整。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农牧企业在产品销售环节不愿轻易提高售价,畜禽产品价格波动较原料滞后。农牧企业对价格的调节方式,主要是控制企业的原料采购量和库存数量。因此,未来农牧企业的采购和库存将对豆粕的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总之,因南美大豆上市以及高位获利盘的出现,美豆在10美元/蒲式耳附近可能会有震荡,将会对国内盘面产生影响。另外国内受到终端需求疲软的影响,豆粕现货价格也难以持续大幅上涨,随着大连豆粕价格的走高,高位震荡将加剧。

      (作者为海证期货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