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信息披露
  • A4:期货·债券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2009 4 1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2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2版:上市公司
    上海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日趋成熟
    兰花科创
    澄清太阳能子公司情况
    北京三家公司
    大股东股权划转
    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非标”意见比例大降
    康美药业
    携手一致药店拓展营销模式
    两公司公告曝光山西振兴集团经营窘境
    两公司遭二股东减持
    广东榕泰
    ML材料订单量触底回升
    无视50%底线 吉林制药资产出售又添一“罪”
    权证持有人该如何考量权证的行权价值
    东软集团
    日籍副董事长辞职
    华能国际首季发电量同比下降9.28%
    峨眉山A受累地震去年净利大降
    *ST凯马B披露债务重组进展
    S*ST天发股改方案
    获湖北国资委批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无视50%底线 吉林制药资产出售又添一“罪”
    2009年04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徐崭
      ⊙本报记者 徐崭

      

      深交所日前对吉林制药在出售控股子公司的过程中存在的四方面违规行为进行了公开谴责。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吉林制药还存在着瞒报证监会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深交所在《关于对吉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的公告》中言明:2007年7月,吉林制药与自然人石立更签订控股子公司恒和维康99.9%股权转让协议,价格为1200万元,占吉林制药2006年经审计净资产55%。

      根据《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 证监公司字[2001]105号)(简称《通知》),出售的资产净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净资产比例达50%以上,在就交易达成初步意向后,董事会应当聘请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财务顾问、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为交易出具意见。

      根据上述规章,董事会在形成决议后2个工作日内,还应当向中国证监会及上市公司所在地的证监会派出机构报送决议文本和《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报告书(草案)》及其附件等相关文件。

      上述吉林制药资产出售发生在2007年7月,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应为2006年。吉林制药在2006年年报中也披露:当期,公司将恒和维康合并报表。那么,吉林制药出售恒和维康股权需要遵照《通知》规定。

      而事实上,吉林制药在2007年12月3日披露的公告中表示,该转让不需提交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无需中介机构对交易出具意见。

      由此可见,吉林制药在出售恒和维康股权一事上缺少了中介机构出具意见,向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报送文件两个环节。除此之外,深交所在公开谴责中提到吉林制药还存在着提供虚假股东大会决议、信息披露不实、滞后等问题。

      北京未名律师事务所张洪明律师认为,除了深交所谴责的信息披露违规之外,吉林制药重大资产出售行为存在着未聘请中介机构出具意见,未经证监会审核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根据《通知》第十八条,上市公司及有关各方在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交易中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中国证监会将会依法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