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信息披露
  • A4:期货·债券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2009 4 1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债券
    成交持仓同创新高 游资入场“大炼钢铁”
    两记账式贴现国债
    4月17日上市
    企业债发行首现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担保 09潍投债今起发行
    农产品价格冲高是企业保值好时机
    悲观预期更甚 国际权威机构再度看空石油需求
    央行昨回笼1400亿元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农产品价格冲高是企业保值好时机
    2009年04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高岩
      ⊙特约撰稿 高岩

      

      目前股票和大宗商品价格均呈上涨态势,尤其近期豆粕价格涨幅较快,应对目前这种局面,国内企业应如何利用其对自己进行保值呢?笔者通过全球供需及市场心理对目前市场形势进行了简单分析,为企业提供参考。

      

      豆粕价格为何高企

      自3月31日起,国际豆价经过小幅调整后开始冲高,截至4月9日收盘美豆905合约上涨至1006.24美分/蒲式耳,进口至中国到岸成本为3479元/吨,船期一般为45天左右。若后期美豆上涨至1110美分/蒲式耳,则进口至中国到岸成本约为3793元/吨。

      截至目前国内农民手中的大豆基本已经出售完毕,剩余的大豆多数为不达标的次级豆,也就是说,未来如若压榨企业想继续开工,则必使用进口大豆进行压榨。目前压榨企业均实行预售的方式销售豆粕,预售周期一般为1至1.5个月左右。压榨企业面对预售豆粕的原材料进口大豆价格非常高的上涨可能性,唯有在现在签订预售订单时就抬高豆粕价格来保证企业稳定盈利。

      以此推测,随着美豆价格的持续走高,我国国内豆粕价格将继续上涨,依据美豆上涨至1110美分/蒲式耳,进口到中国到岸成本约为3800元/吨时计算,我国豆粕现货价格上涨至3500元/吨亦不为过。

      

      大豆价格为何趋弱

      目前国内豆粕价格不断冲高,反观大豆价格却变化不大,维持3400-3550元/吨的水平。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二:

      1、目前国产大豆价格受收储影响,一直受到压制。虽然收储即将结束,但企业提高大豆收购价格的意愿却不强,主要因为如若抬高大豆价格,国储可能会选择性地进行抛储。另外,目前国内农民手中剩余的大豆质量较次,压榨利用率低。

      2、目前国内使用的进口大豆是前期美豆低价时点价进口而来,所以港口分销价格较低。另外,近期国内在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以生产商为主,贸易商参与较少,生产商进口大豆都用于自己使用或囤积,港口贸易成交量有限,而拥有进口大豆的生产商担忧国储抛储所以压低报价,却不实际出售,基本处于有报价无成交的状态,造成目前许多小压榨企业处于停产状态。

      我们认为以上两点时造成国内大豆价格目前趋弱的主要原因,所以随着美豆价格的不断走高,高价进口大豆不断到港,南美大豆出口过程磕磕绊绊,下游消费出现较大程度好转时,我国港口分销价格将会再次走高,从而影响我国大豆整体价格走高。

      

      期价冲高将是企业保值好时机

      综上所述,国内期价有冲高需求。对于企业来讲,目前把握机会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成为紧要之事。就目前的形式而言,需要采购原材料的企业则不宜过早进场,主要因流动性溢价什么时候结束还不确定;以销售豆粕、豆油及下游产品的企业则应及早做好准备,当价格冲高后入场进行卖期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