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信息披露
  • A4:期货·债券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2009 4 1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8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8版:时事·海外
    19.7%! 新加坡经济首季降幅创44年来之最
    韩监管机构要求本国银行
    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0%以上
    亚洲经济走出阴霾尚需时日
    伦敦金融城人才流失严重
    全球垃圾债存在收益机会
    首季大赚 高盛趁势融资50亿美元
    亚太地区主要股市多数上涨
    房利美CEO或当救市总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亚洲经济走出阴霾尚需时日
    2009年04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周良
      新加坡近20%的季度经济降幅,再次提醒投资人:对于长期以来倚重西方消费的亚洲出口型经济而言,要在西方经济彻底走出衰退前宣告企稳,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仅如此,近期亚洲陡然升温的地缘政治风险,也让地区经济的复苏平添变数。不过分析人士也注意到,对亚洲来说,好消息在于中国等大型经济体的情况开始出现好转迹象,即便是深陷衰退的日本,未来几个季度的经济下滑速度预计也将放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助于加快地区经济复苏的步伐。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出口持续大幅滑坡

      长期以来,如何降低对西方富裕消费者的依赖一直是亚洲出口型经济体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在西方经济体持续恶化的背景下,这一挑战的严峻性也日益凸显。

      昨天新加坡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新加坡出口同比骤降17%,为连续第11个月下滑。官方预测,今年全年,海外订单可能下降最多13%,此前的预测为下降9%至11%。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昨天还宣布,调低该国今年贸易增幅预期,从此前预计的负19%至负17%,调低到负25%至负22%。该机构表示,由于全球贸易需求下降及信贷形势趋紧,全球贸易环境已经恶化,而全球出口需求萎缩对亚洲的影响超过预期。

      新加坡如此,其他东南亚经济体也难逃厄运。亚洲出口依赖程度排在第三位的马来西亚,今年经济增长预计为负1%,而民间预测更为悲观。即便是中国,3月份的出口也出现连续第五个月下滑,3月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7.1%。世界银行上周的报告警告说,今年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将不足2007年的一半。

      地缘政治风险频现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亚洲地区地缘政治风险有升温迹象,特别是泰国和朝鲜半岛局势,这可能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复苏的一个不利因素。

      由于反政府抗议示威活动不断升级,泰国主要城市已进入紧急状态。截至13日,已经有74人在混乱中受伤。持续的冲突使得泰国国内正常经济和社会秩序受到影响,旅游业也遭受打击。有业内人士估计,泰国旅游业今年至少会损失56亿美元,约占全年旅游收入的40%左右。泰国官方昨天表示,受到政局动荡影响,该国经济今年全年可能下滑3%以上。

      另一个挥之不去的风险因素就是朝鲜半岛局势。最近几天,随着朝鲜宣布成功发射试验通信卫星以及安理会通过主席声明,半岛局势再度紧张。朝鲜外务省14日在平壤发表声明,“谴责和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发射问题通过的主席声明,宣布退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将按原状恢复已去功能化的核设施。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昨天的亚太股市似乎并未受到朝鲜半岛局势太大冲击,但这始终是一个可能对地区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

      更令专家担忧的是,类似的地缘政治风险可能阻碍当前亚洲各经济体致力于加强内部合作以抵御西方“冷空气”的努力。比如,上周末的东盟系列峰会就因为泰国国内局势动荡而被迫推迟。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东盟系列峰会本来要探讨的一大重点,就是在对欧美出口受到较大冲击的情况下,亚洲如何作为一个整体来从刺激区域内需方面寻找突破口。

      几大经济体初现企稳

      不过,好消息在于,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各国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措施慢慢显效,亚洲一些大型经济体初步出现了好转迹象。

      中国制造业近期出现复苏,韩国的贸易数据有所改善,就连日本的工业产出计划也显示出一些令人鼓舞的迹象。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投资者对亚洲地区经济将要见底的预期。

      中国近期的一系列经济指标均发出好转的信号:3月份原油进口量达到一年高点,铁矿石进口也大幅上升,表明企业信心出现回升;今年头两个月中国银行新增贷款大幅上升,并有初步迹象显示增长势头延续到了3月份;A股市场持续走强,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已超过30%;3月份,中国汽车销量创单月新高,为连续第三个月实现上涨;主要城市的房地产销售也有所回暖……

      而在出口方面,尽管3月份的数据依然在下降,但环比却出现大幅增长,出口环比增幅达到32.8%,这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开始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世行上周的报告也特别提到,有迹象表明中国正开始出现好转。

      与此同时,经济学家对于亚洲最大经济体日本的前景也有所改观,不少人都认为,未来几个季度日本经济下滑速度将放慢。苏格兰皇家银行预计,日本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1.5%,第二和第三季度的降幅则预计收窄至2.7%和0.1%。

      汇丰控股本月发布的亚洲经济季度报告显示,威胁下半年经济强劲复苏的最大风险是失业率的迅速增加以及通货紧缩卷土重来,但该行亦指出,目前不应夸大这些因素的影响。

      野村证券则在最新亚洲经济周报中上调了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预测,该行最新预测,亚洲(除日本、澳洲)今年经济将增长4.3%,之前预期为增长4.1%。该行认为,中国经济在今年将呈“V型”走势,而且“相信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对于韩国,该行也认为“不再那么悲观”,预计自第三季度将开始触底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