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第七届)上海春季艺术沙龙15日在上海世贸商城开幕。博览会展览面积共8000平方米,参展画廊80余家,较去年减少了20余家。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参展画廊数量大幅减少,顶级画廊更是难觅踪影,相反拉丁美洲与日本艺术机构的参展数量却有所增加。参展的作品虽然也有一些重量级艺术家的作品,如达利与日本的草间弥生、奈良美智、村上隆等人的作品,但总体而言,各画廊偏重于推出新的年轻艺术家。
思竹画廊逆势而动
上海思竹画廊于2008年11月艺术市场“寒冬”时期逆势开张,此次为首次参加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展位上除了传统的油画、水彩之外,还有一些制作精良的琉璃工艺品。画廊主持张军曾是银行高管,长时间从事实体投资和金融投资,他认为中国的文化艺术产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将在一般的中产阶层和老百姓中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他们面临的障碍主要是两个:一是对真假问题把握不清,二是对价格问题搞不清楚。对此,他的画廊选用完全代理制度,签约画家的作品只能在他的画廊出售;所有的作品都实行明码标价,并与客户签订年内包退的合同。他认为目前他所签约的艺术家在价格上比较适中。他透露,画廊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内以每年一家的速度在北京、广州、郑州等地选址开张。他强调,他们想打造专业的平民化画廊品牌,让艺术走进平民消费时代。
阆风画廊调整策略
已在沪上经营了两年多的阆风画廊,主要代理来自欧美和拉丁美洲艺术家的作品,品类包括油画、雕塑、版画、水彩、照片等。画廊主持郑小姐告诉记者,西方艺术家的市场比较成熟,代理制度相对完善,合作愉快。阆风的主打品类是雕塑,而外国雕塑在设计和制作工艺上较为成熟,不但注重作品的个性与创新,也非常注重每一件作品的制作工艺。面对当前市场的不景气,郑小姐表示,阆风也做了一些调整:加大照片、版画和水彩的引进;改变雕塑作品的销售策略,每件雕塑的复制从惯例的6到8件增加到30多件,使售价大幅降低。另外,今年就以牛年为卖点推出了一系列“牛”的雕塑。此次参加春季沙龙,他们就在展位上展示了很多“牛”的雕塑。她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画廊只要能坚守品质做长期战略,一定可以走出困境,而画廊经营的好坏并不仅仅看目前是否盈利,而是要看十几年后藏品的数量与品质。
雕塑市场稳健发展
本届春季艺术沙龙雕塑是一大看点:达利的一组雕塑占据了会场的中心位置,而潘更迪艺术中心的一组雕塑也吸引了许多观众。潘更迪的工作室设在广州,每年都会在北京上海等地参展。他表示广州的艺术品市场仍然以岭南画派为主,他的作品市场主要是在北京,这次参加春季沙龙主要展出的是他去年的孕妇系列作品和几件旧作。他认为雕塑较油画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价位上也较为适中,将来会有稳健的发展。
总体而言,参展的各家画廊应对艺术低迷的招数不同,但主要策略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坚持下去,培养忠实、固定的买家,规范运作。他们并没有期望出售多少作品,而是强调坚持下去的姿态,同时也在认真探索吸引中产阶层和白领买家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