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金融·证券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金融·调查
  • 7:焦点
  • 8:特别报道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上市公司
  • A4:产业·公司
  • A5:特别报道
  • A6:观点·评论
  • A7:股民学校
  • A8:专 版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观市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焦点
  •  
      2009 4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专 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专 版
    中国最佳投资银行纵论创业板
    挖掘优秀企业 提供持续服务
    以并购重组手段加速产业整合
    浅谈创业板风险及应对措施
    创业板股票发行应采用市场化机制
    陈鸿桥:重视资源培育 夯实上市基础
    创业板推出时机恰到好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浅谈创业板风险及应对措施
    2009年04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安信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执行总经理马益平

      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企业上市的净资产及净利润“硬性”标准有了很大程度的降低,这意味着对上市企业的准入门槛大幅降低,从而使一些抗风险能力不强或者还没经历过“真正考验”的企业得以上市,上市后,这类企业是否能够应对长期的经营风险,存在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浑水摸鱼者,利用“宽进政策”,通过虚假包装方式虚增净资产,虚构收入和利润,通过利润调节使公司“看起来”呈高成长性,在企业上市后立刻变脸,过了禁售期进行恶意套现,把一个真正的“空壳”留给投资者,也把损失留给了投资者。

      作为保荐机构,在保荐创业板企业应比对主板上市企业进行更加深入的尽职调查,更加勤勉尽责,对公司财务不能完全依赖会计师,保荐机构应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对公司的行业和业务,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和行业研究员共同对企业所处行业和企业发展前景进行调查和判断。

      除了由上市门槛降低带来的风险,创业板还面临公司治理方面的风险。创业企业一般是民营家族企业,创业者往往注重经营而忽视公司治理。公司管理往往沿袭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决策程序往往是创业者“一言堂”。由于一股独大,往往只注重实际控制人的利益,忽视小股东的利益。公司的独立性往往不强。如果上市前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上市后可能会出现问题。

      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保荐机构要进行实质性的辅导,使创业者对上市的规则和要求有充分、清醒的认识,还要协助企业聘任合格的董秘、财务总监、独立董事等人选,加强企业的公司治理、规范运作。

      另外,虽然在目前创业板即将推出时,各路PE投资创业企业的热情高涨,对创业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蕴含了一些风险。如有的PE投资者,对企业提出不合理的对赌条款;PE背后不规范的利益安排;PE背后“拖拉机”账户等问题。对此,保荐机构也应对PE投资的情况及背景进行深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