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金节
尽管一季度6.1%的经济增速,出乎市场和不少机构的预期,然而工业增加值和投资数据甚是喜人,让各方对接下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回暖信心十足。这主要归功于信贷“井喷”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快速迸发,3月这一增速已经急升至30.3%。
可以预期,如果接下来新增贷款增速不回调,中国银行业不能有效控制住贷款的激增,那么中国经济将迎来又一次经济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将很快飙至前几年经济过热时期的40%以上。届时,财政货币政策不得不再次被动收紧,以遏制住脱缰的投资数据和货币增速。倘若4月、5月的投资和货币数据延续一季度的飙升走势,那么货币通胀就在所难免。
假如顺着一季度的新增贷款势头,纵使最保守的按照月增5000亿的水平计算,今年全年新增贷款也将达到9万亿,这恐怕是个让所有人都惊奇和无法想像的数字。2008年底央行公布的贷款余额为30万亿,以今年8%的经济增速计,那么到今年底中国信贷与GDP的比例将达122%,超过了1.2的上限安全区间。虽然这一数据并不高于前几年经济过热时期(比如2005底中国的信贷GDP比例为136%),但是,在经济“寒冬”的时候新增贷款能突破警戒线,我们不能不保持高度警惕。
相对应的是,广义货币(M2)增速也开始急升。一季度,M2增速已经高达25.5%,远超央行多年17%的经验安全值。该数据不仅刷新了中国近年来的新高,在国际上也排名第二,仅次于以色列的32.4%。同样试图走再通胀道路的美国M2是10.1%,欧元区为7.2%。而且让人费解的是,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基准利率水平远低于中国央行,他们的基础货币却未出现中国这样的暴增。
当前,在巨大的货币供应量刺激下,“宽货币”、“宽信贷”的双宽组合,将让通缩再次化为通胀的速度可能更快。经验数据显示,1994年的M2增速曾高达40%以上,而当时通胀则为25%左右。如果央行在接下来不能及时将货币环境正常化,M2增速攀升至30%左右,那么高通胀卷土重来绝非危言耸听,特别是在新增贷款一季度已经高达4.58万亿的大背景之下。而且,现在大宗商品底部已夯实并可能再次出现不小的升幅,这将让企业迅速地察觉到生产成本的上升。届时,在货币流动性过剩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双重作用下,通胀的回升速度恐将大大超出普遍预期。
在经济回暖大局初定之时,央行和银监会适当地将货币环境正常化,不光是防止未来通胀风险、保证贷款质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更是在全球性货币宽松的背景下,未雨绸缪率先将货币环境回归正常的前瞻之举。
稍早时候,几乎所有国家的央行都将基准利率压低至零,中国央行没有随大潮流而动,虽然去年多次降息,但是依旧保持着存贷款基准2.25%和5.58%的水平,既为经济可能的恶化保留利率调整余地,又为一旦通胀来临准备一定的升息空间。因此,这一基准利率水平现在看来是较为恰当的,退可守进可攻。所以,虽然笔者强调将货币环境正常化,但并不认为升息是理想选择,而认为应采取多种措施,遏制住新增贷款继续暴增之势。
在基准利率水平并不比欧美低的情况下,M2和贷款增速远远超过欧美,这种货币走势的异常是最令人担忧的。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信贷市场的运行思路,是以行政手段迫使贷款流出银行。这种做法只会让那些其实“并不缺钱”的企业和炒家更为“有钱”,而对那些高度依赖于贷款的中小企业和一些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开发商的资金链紧张却难以产生效果,他们依旧难以通畅地获取资金。而这些企业,却是这一轮经济衰退过程中最迫切需要资金支持的。因此,可以说中国经济在回暖的同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冷热不均现象:政府投资(包括大型国有企业)热,而民企投资冷;股市楼市热,出口企业冷。
当此背景之下,货币环境正常化也就显得迫在眉睫。如果继续放任信贷数据创纪录,那么中国经济结构只会加速失衡,资金和资源继续错配,在宏观流动性泛滥的同时,微观流动性却是混乱的。这样的格局,贻害的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宁愿相信,非冷即热,并非中国经济的天然宿命。及时将货币环境正常化,特别稳定住新增贷款的增速和质量,应是这一轮货币环境正常化的重中之重。如果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可以想象财政货币当局将面临2004年到2007年的政策选择,不得不再次和经济过热作斗争。
货币管理部门是一国经济金融环境的守护神,肩负着保持资产价格和CPI在内的所有物价的稳定,并防范金融危机的重任。这要求货币管理部门必须具有前瞻的直觉和思维、独立的判断能力以及果断的政策应对。中国今天迫切需要有正常的货币环境,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振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作者系中国人保资产研究部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