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取向,实在是门高难度的平衡艺术,不仅考验各国央行的智慧,更会决定未来全球经济的走势。
虽然3月的CPI和PPI继续2月形成的双降走势,但仔细分析数据构成,通缩情况有所缓和,当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2%,相较2月有所收窄。环比数据出现0.3%的下滑,原因主要是当月农副产品价格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6%,高于2月的4.5%,主要是受翘尾因素影响。从环比数据看,PPI的降幅已在逐月缩小,转正的可能性在逐步增加。
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变动情况显示,相比2月,除钢材和部分煤炭制品价格回落外,包括原油、铜、铝、锌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均有10%以上的涨幅,成品油、水泥和多数化工产品均出现价格回升。而从国际市场看,4月以来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持续走高,预示4月份的PPI的环比降幅可能进一步收窄乃至反向回升。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降幅将进一步缩小,下半年重归正值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此,则此前出现的CPI和PPI双降引发的通缩忧虑可能逐步消除。
去年以来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逐步为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而今年前三个月的信贷投放更是创下历史天量,由于目前经济仅仅出现初步见底迹象,为了避免信贷骤冷引起不必要的经济走势反复,预计央行近期仍将避免过度收紧信贷,而会继续辅以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看,全年的信贷投放总量将会大幅超过预定目标,下半年出现通胀的几率正在逐步增加。
过高的信贷投放在刺激经济回稳的同时,也带来通胀隐忧。在银监会和央行组织的对票据融资检查中发现,一季度新增的1.48万亿元的票据融资,有少量在“空转”,未流入实体经济的占比达到20%,此外,信贷投放过度集中于部分基础建设行业,冷热不均的现象十分明显,这将可能造成未来经济出现局部过热,并拉动大宗商品价格走高。2002年至2003年间,就曾出现过由于信贷激增导致的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和通货膨胀,虽然目前外部环境仍处于流动性紧缩状态,各国的CPI都在持续走低,但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均采取了货币的量化宽松政策,一旦经济回暖,各主要银行目前维持于央行体内的超额准备金出闸后,将会对资产价格形成巨大冲击,由此形成的全球性通胀效应也将可能再度推高中国的物价水平。
回溯上世纪70年代,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两轮通胀周期,尤以美国的经历最为典型,1973年至1974年形成第一次通胀,美国在1950年后CPI首次突破两位数,而第二次通胀从1976年延续到1980年,CPI突破第一轮形成的12%的高点,最高达到15%左右,失业率的持续高企和通货膨胀并存,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所谓“滞胀”。而这一次的情形和当年颇有共同之处,如果大量释放出的货币流动性在形成对商品价格冲击的同时,无法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失业率维持在高位,产出无法得到有效增长的局面,那么滞胀的幽灵恐将重回这个世界之中。
为了避免类似的冲击可能带来的糟糕局面,我们必须格外小心。
(作者系东航金融注册金融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