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忽地一下回归了对电影的热情,虽然像1980年代那样的热情可能再也不会到来,毕竟人们现在有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但看看这些数字:2008年,中国故事片产量406部,票房超过43.41亿元,综合效益达84.33亿元;2009年头两个月,全国主流电影院线票房超过9.96亿元、场次达89.61万场、观影人次3259万次,同比分别增长63.5%、11.6%、43.8%。而对于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个市场还远远没有到顶。
当然可以随大流地认为这是那个著名的关于口红的经济学悖论,但如果真是这样,19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电影行业的繁荣就只会是昙花一现,毕竟,你可以认为一部电影是个产品,但背后却是整个产业,一个产业的崛起繁荣需要契机,但绝不是契机打造的。⊙本报记者 王颖
电影的出产
一个有力的证明是,欧洲电影业也曾在“二战”空前繁荣,与美国持平,年观众量都达到40亿人次,而当1960年,美国减少至12亿,欧洲还保持着30亿。但后来的与现在的欧洲电影业与美国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尤其在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商业大片出产方面。要了解个中原因,需要分析一部电影的出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即制作、融资与发行。
确定剧本与演职员,制定拍摄计划。如果只是一部自娱自乐的片子,当然只需要自己喜欢,但要让这部电影符合受众口味,叫座卖座,就需要制片人有相当的经验和市场判断力,还要选定有票房号召力演员或导演,签订合同,然后,拿着这份完备的包括合同的计划去找钱——这些说起来容易,但是,如果不是一个有实力的制片人,那就需要有一副能起死回生的口才,才可能说服一个名导或大牌明星加入。
找钱的途径,在市场化了的电影产业中有很多种。由于电影实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因此很少有投资人会单独投资——除非是国家投资——以便分担风险,这是从好莱坞到中国国内已经通行的做法。但是,欧洲的做法是,政府会补贴很大一部分资金,补贴最高的比例甚至达到70%-80%,这导致了一部电影的放映收入仅能支付一个很小比例的制作费用,比如在实行国家补贴后的法国,这个比例是30%。这种电影保护政策并不利于电影产业的发展,或者可以大胆地说,任何过分的保护都会带来产业的裹足不前,并无法自己维持生计;同样的例子还有台湾的电影业,也因补贴政策持续下坡,最终萧条,这恐怕不是一个《海角七号》可以挽回的。
要想出产一部能赚钱的电影,必须要靠商业化运作。中国内地的电影产业正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运作方式也越来越商业化,从融资方式就可见一斑。近年来,国家明显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以资助、投资的形式参与摄制电影片,成都传媒集团在2007年就参与投资了《赤壁》,这种传媒集团合作投资拍片的案例越来越多。
除了出资人,还有银行贷款,甚至以植入式广告拉到赞助也成为一部电影制作的资金来源,在这一点上,中国电影商业大片的商业化比起好莱坞有过之无不及。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冯小刚式的商业大片有很强烈的文化地域特性,不需要太多考虑这个地域以外的观众口味,而好莱坞商业大片则需要弱化这种东西,造出一个更全球化的口味,这样的植入式广告显然不符合好莱坞的大片们。而还有一种靠预售融资的办法,除了功夫片,大部分国内的电影都还不大适合采用这种方式。
发行则是接下来最重要的环节,貌似简单,找到一个发行商,然后联系院线,谈好分成,在中影和上影那里就更简单,因为有自己的院线,肥水不流外人田。但如果没有这种便利,发行商是不会帮你的电影付宣传的费用的,在现在电影宣传费用节节攀升的情形下,这块费用不得不大大计算在内。《十面埋伏》上映前,张伟平花2000多万在北京工体举办了一个盛大的首映式,此片尽管口碑极差,但票房一路飙升,直至2.5亿,可见宣传之功。从广义的成本概念来说,一部商业大片的成本预算中,至少有20%是宣传费用。甚至有说法,即使在制作上省钱,也不能让宣传寒碜。
还有什么可以赚钱
所以,貌似票房大热的影片,实际未必赚钱。中国电影业分配票房利润的比例基本上是50%给影院,40%给制片方,10%给发行公司,而制作方面要再减去制作费用、宣传费用、片酬人工,可能一部过亿票房的电影也是赔钱的。
但是,一部电影的收入不仅仅只有票房一个来源,“每当出现一个影院的竞争对手,电影的收益便多了一个渠道。讽刺的是,这些渠道的诞生都伴随着电影业的恐慌。”(周黎明《好莱坞启示录》)所以,当电视与录像带、VCD、DVD出现后,电影又有了新的生财途径:电视播映权与Video版权售卖的收入。这些渠道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抢电影的饭碗,但又为电影新辟了财路。自从互联网兴盛起来,网上观影也成为一个新的看电影方式,也说不定又会是电影的新财路,当然,需要规范。
不过,在中国,靠DVD赚钱有点难,因为盗版实在难以控制,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与执法有关,换言之,电影业的发展需要更好的法律保护,而不是政府的资助这样的保护。
低成本影片运作模式
但政府保护对于有些类型的影片是需要的,比如文艺片。这些影片往往不可能得到一心计算票房的出资人青睐,它们没有制作费用,宣传费用,上映可能只有10家电影院,但它们的存在是一个电影产业健康的标志,也是满足一部分不同口味的观众需要。显然,对于不实行政府保护的国家来说,现在的商业化运作方式对这类小成本的、独立制作的类型片来说根本无法承受,除了拿到戛纳这样的电影集市贩卖,它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讨巧的宣传方式及发行渠道。
被业内人津津乐道的一部低成本影片赚得大钱的例子是,凭借着3.5万美元的成本创下全球2.48亿美元票房的《女巫布莱尔》。这部影片的宣传方式很特别,在电影上映一年前,就开始建立了一个网站,专门流传电影中故事,又在网络和各大录像店张贴“寻找女巫布莱尔”的寻人启事。造势如此之足,《女巫布莱尔》能创造票房奇迹也就无出意料了。也许这种宣传方式会对小成本的影片有用。
对于某些电影来说,还有一个生财途径,即衍生品的版权售卖,当然这只限定于某些题材的电影,比如迪斯尼的卡通片,或者哈利波特。当然,像哈利波特这种还没上映,单靠人物形象使用权就收回成本的电影在中国还远远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