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机构视点
  • A6:个股查参厅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公司调查
  • B7:公司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2009 4 2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政策面应着力重构政府与市场关系
    冬去春来看纺织
    建言创业板未来向注册制过渡
    “最牛别墅”
    行业垄断结成价格联盟的最新标本
    上海车展:
    中国汽车产业新起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冬去春来看纺织
    2009年04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杜钰洲
      杜钰洲

      不少人对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有误解,以为纺织工业快不行了,现在需要强心针。不是这样的。最近的纺织行业春季市场大活动刚刚结束,参展的人说,没想到中国的服装展览人气这么高。还有一句话就说,冬去春来看纺织。因此,这个规划不是强心针,而是解决当前的困难和解决中长期健康发展的政策。

      纺织工业对GDP有重要贡献,居民消费占GDP的49%,其中,服装消费占城市居民的10.77%,占农村居民人均支出的5.9%。对GDP的另一个贡献是出口贸易顺差。全国贸易顺差占GDP的29%,而纺织贸易顺差占全国贸易顺差接近60%。从2001年到2008年,全国货物贸易顺差的83%是纺织业创造的。

      纺织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非常长,总计有约2000万人。现在我们的出口占世界30%,而且这些年,我们从加工贸易上升到了OEM贸易。就是我的材料,我设计,我加工,只贴你的牌子。这两年我们的牌子也开始出去了。

      前一段时间把纺织列为夕阳产业,而且有的地方要限期淘汰。现在振兴规划再一次明确,纺织业是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又是国际竞争优势产业,这不仅鼓舞了我们的信心,也鼓舞包括银行的信心,过去银行见了纺织业就不贷款啊。

      2007年,我们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一千多亿,那一年消化的汇率因素,退税率因素等加在一起是1600亿,因此造成三分之二的企业处于亏损和亏损的边缘。规划把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这在所有行业里是唯一的,就是为了要把纺织的支柱作用发挥出来,让企业能有良性循环,度过这个严冬。出口企业从规模以上来看,今年占20%,也就是说,一年销售额,去年大概是33000多亿,五分之一用于出口。这部分出口得到的退税率,对这些企业是太珍贵了。长远来看,我认为,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出口应该执行零税率,按照我们增值税的条例,展开国际公平竞争。当然,本质上还在于提升我们的产业竞争力。

      规划的第二个重点是创新。一个是要技术创新。去年或者今年2月,全行业确实是困难,但是有30%的企业因为有创新,所以销售增长23%,利润增长33%,这些企业它的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98%。现在要把这个创新扩展到全行业。第二是装备更新,提出50%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一点是淘汰落后。

      我们行业强调提高两个贡献率:一个是科学技术,一个是品牌。现在大家认同品牌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我们能适应多元文化,多元生活方式,我们就能成就世界的好牌子。现在外国有些牌子给中国牌子做,但我们品牌在迅速增长,我们今年面料展是1001个品牌,中国的品牌777个,外国的品牌224个,中国品牌里,29%是以自创牌子走向世界的。

      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要雪中送炭。小企业不一定都是用落后的东西,这次规划重点强调公共服务,就是创造一种公共环境,促进大企业和小企业链接,就是要提升中小企业。即使设备落后,但管理、技术、检测、研发这方面还可以上去,还可以给他服务。大企业永远兼并不完小企业。意大利工业化快300年了,还是小企业为主。

      到目前为止,中国纺织工业国家资本占规模以上的只有4%,所以这个规划应该是主要对着民营企业的。民营、国企、集体企业,都是政策支持的重点,问题是改变了方法,不是国家选几个重点企业,而是重点关照具有覆盖面的关键技术,然后推广、普及,让大家都受惠。这就是说,民营企业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政府拿钱支持技术改造,而是要走自己的路。

      如果中国纺织工业能抓住这次金融危机的机会加速升级,那全世界将有更多的人享受由中国纺织品带来的福祉。这样的市场,不是压缩中国纺织工业的利润空间,而是在拓展利润空间。如果我们不仅生产一个产品,而且是创造一个产品,并形成有控制力的供应链,我们获取利润的比例,就能逐步从目前的20%转变成50%或者60%,直到80%。相信这一天为期不远了。

      (作者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根据节目整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在今晚18:05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