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
这次金融危机对许多欧洲国家简直是飞来横祸,不仅经济严重受损,还引发了政治和社会动荡。到目前为止,冰岛、希腊、法国和英国等国发生了大规模示威抗议事件,捷克、匈牙利和拉脱维亚三个国家的政府相继倒台。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欧洲头号经济大国——德国却风平浪静,看似一片神定气闲:总理默克尔及其领导的基民盟在国内的支持率仍居高不下;3月下旬发生在首都柏林的示威活动参加者仅有数千人,游行队伍稀稀落落,一点不成气候;随着春天的来临,德国人或者趁石油价格大跌而驾车出游,或者与亲朋好友在商业大街两旁饭店和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聚会,悠闲地享受美食、亲情、友谊和明媚的阳光。有报道说,在民意调查中只有13%的德国人说他们的个人经济状况因金融危机而变糟。
这样的情形,不仅外人看不懂(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惊讶地说,德国人似乎还快活地生活在金融海啸发生以前的时光里),连德国主流媒体之一的《法兰克福汇报》也不解地问:“为什么德国还这么平静?”事实上,德国受金融危机打击的程度绝对不比其他国家轻。法兰克福股市下跌了41%,高于同期美国道琼斯指数39%的下跌幅度。金融危机爆发后,德国汽车业和机器制造业接到的订单几乎减少了50%。另据有关预计,德国经济萎缩的幅度也很高,今年GDP将缩水5.3%,高于英国的3.7%和法国的3.3%。
为了解释德国人何以面对金融海啸泰然处之的现象,专家们提出了多种分析。有的说,大多数德国人的住房是租的,而不是以按揭方式购置的,因此房地产业不易泡沫化;有的说,德国失业率虽然从去年12月起上升,但到今年3月仅升至8.6%,与经济形势较好的上世纪80年代相仿;有的认为,炒股的德国人不多,金融资产在德国家庭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高,因而金融危机对大多数德国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有的甚至说,经历过战败、恶性通货膨胀和战后经济崩溃的德国人,对经济困难的耐受力比较强……
然而,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较好的社会保障和大量适应性强、商业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是德国人能够泰然面对金融危机的两大原因。例如,为了应对危机,许多德国企业也像其他国家的企业那样,对员工实行包括“无薪休假”在内的各种缩短工时的措施,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仅奔驰汽车公司就有7万员工被迫不同程度地缩短工时。但是,员工们因此而减少的那部分收入可从联邦政府劳务局那里获得三分之二的补贴,再加上他们需要缴纳的所得税有所减少和能够享受其他更多的社会福利优惠,这些工时减少的员工所受到的影响实际上就很小了。当然,联邦政府劳务局的支出在金融危机期间是大大增加了。在2006年和2007年,该机构的这项支出为1亿欧元左右,2008年大约是2亿欧元,今年可能猛增至20亿欧元。
另据估计,德国政府所提供的其他相关补贴还为5万家企业保住了约100万个工作岗位。此外,德国政府还宣布将从今年7月1日起提高养老金,居民收入较高的西部地区养老金将提高2.4%,收入较低的东部地区提高3.4%,届时将使2000万领取养老金的德国居民受益,这一数字相当于目前德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同样重要的是,在这次危机期间,所有的德国居民所享受的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都没有削减。正是有了这些社会保障的垫底和支撑,不少德国人反而认为金融危机给他们带来了有更多闲暇时间,能享受与亲友相聚、旅游和接受职业培训等好处。他们哪里还用得着像法国人和希腊人那样上街去游行示威呢?
人们或许不知道的是,拥有西门子、克虏伯和大众汽车公司等巨型品牌企业的德国,居然同时还是个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在德国160万个企业中,雇员人数最多达9人的中小企业占了93%。这些中小企业始终都很注重科技研发,以致力于形成各自的“独门绝技”,并且信守商业信誉,因而以“小而精”或“小而特”的优势立足于各自的产业或部门,对客户和消费者有强大的吸引力。当金融海啸让以规模经济效益取胜的大型企业陷入危机而难以自拔的时候,德国中小企业的经营却没有受到太严重的影响,毕竟市场对“小而精”和“小而特”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的需求没有因经济大气候的恶化而急剧萎缩,或者至少没有受到像发生在大宗商品那样程度的缩水。
更让德国450家公共储蓄银行和1200家信贷合作社意想不到的是,金融危机反而给它们带来了的巨大商机。在德国的三大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和德累斯顿银行因购买了美国两大房贷公司的债券而陷入困境后,大批需要金融服务的顾客不得不转向这些中小金融机构。这不仅使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和收益剧增,还使德国金融业在危机期间还能够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必需的金融服务。为此,某些德国学者说,德国中小企业不仅顶住了金融危机的压力,而且为整个德国经济应对这场危机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
当然,由于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还在继续,德国经济是否能够有惊无险地度过难关,恢复增长,还有待观察。据有关机构预测,如果德国的出口到2010年还没有明显起色的话,社会保障体系将不堪重负,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可能也会趋于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