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封面
  • 2: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大智慧基金
  • 7:个股点评
  • 8:个股点评
  •  
      2009 4 2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大智慧封面
    下一版  
    pdf
     
     
     
      | 1版:大智慧封面
    退守年线 夯实股价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抓小放大的结构型牛市策略别轻易改变
    博客风云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2009年04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暴跌试出了三个答案

      李志林(忠言)

      本周三,正当石化双雄和三大银行股推动大盘创出2579点新高后,在利空传闻的杀伤下,上证指数再现铡刀式长阴。周四盘中一度击穿五周均线和年线,令众多市场人士发出“1664点以来的反弹结束了”的断言。但周五证监会和银监会紧急辟谣,又使市场重归稳定。

      暴跌是坏事,但它试出了管理层呵护股市的三个答案。

      一、周三暴跌的主因是重启大盘股IPO的传闻,证监会澄清了谣言,市场便企稳。这表明IPO确实是牵动整个市场神经、能改变市场供求、信心和预期的最敏感问题。证监会的辟谣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合理推论,股指至少应恢复到2566点—2952点,投资者信心得到较大的恢复,市场稳定得到有效的保证,且在经济复苏信号明确、经济数据明显转好的情况下,先开设创业板,重启小盘股IPO,再启动大盘股IPO,这样更能为市场所接受。

      二、今年以来的股市行情明明是政策刺激型行情、信心推动型行情、对经济复苏理性预期型行情,但硬是被众多市场人士曲解为“资金推动型行情”,理由是从去年11月至今年3月银行新增货款分别是4400亿、7700亿、1.62万亿、1.07万亿、1.89万亿,难以持续。于是周三市场传出“银监会已拟严控信贷”的谣言。所幸的是,周四早晨央行副行长易纲强调:“坚定不移地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大幅增长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增强公众对经济稳定增长的预期”,并表示“将择机降低利率”。周五银监会新闻发言人更明确回应:“年初以来确定的信贷政策没有改变”。投资者可松一口气,至少在数月内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不会由“宽松”变成“从紧”,因此股市行情不可能就此结束。

      三、深交所接连发表的两篇预警文章被解读为管理层即将出手打击股市投机。其实,这里有很大的误解。第一,发表这篇文章的单位并不是深交所,而是深交所下属的投资者教育中心;第二,该中心近期为配合创业板的顺利开设,正在组织撰写一系列对投资者教育的文章,包括已发表的《认清经纪人的风险》,但媒体却只字不提;第三,仅凭虚假的概念恶炒股价是应坚决反对的,但题材概念若与经济复苏、政策扶持、重组购并、高送转、高成长相关,且把握好“度”,就不能冠之以“炒概念”,不能因为其市盈率三四十倍,高于大盘蓝筹股,就斥之为投机。可以这样说,从本周三暴跌后管理层周四早晨释放的五大利好和周五紧急辟谣的坚决护盘态度,从目前股市平均市盈率仅22—23倍,低于历史上牛市起点水平,指数比“5·30”行情的起点2514点还低,与“5·30”疯狂的4335点相距甚远,足见管理层对股市全局的看法并没有改变。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拉高出货?讲故事吧

      文兴

      4月是一个动荡的月份,这是笔者在一次研讨中的发言,现在看来是蒙对了。本周三盘中创出年内新高后,突然反手做空,把一鼓作气的多头结结实实地打翻在地,很久未曾见过的大面积跌停开始上演。

      那天最令人好奇的是大盘蓝筹股的表现。早盘大盘冲高回落,流通市值前20位的个股一度全部翻红,个股走势分化相当明显。特别是中国石油的飙升看得笔者惊奇不已:10点半左右中国石油的股价为11.89元,7钟后便上涨到12.15元,上证指数就是在它的冲击下上冲2579点的,是谁在这么做呢?

      以前有一种说法叫拉高出货,看到那天前20位的大市值股票全部大幅飙升又凶狠杀跌,脑子中总萦绕着“拉高出货”这几个字,现在还会有人这样做?笔者怀疑。

      说实话,虽然历史上有做庄的案例,但看着周三上午的大市值股票飙升,笔者还是怀疑这是不是“拉高出货”,虽然后面的走势能印证是因为“拉高”了才出现了一路杀跌,引发“出货”, 但想想看,中石化、中石油加上银行股以及中国联通一起发力,这能算“预谋”吗?

      笔者认为“拉高出货”的说法是在讲故事。

      那天盘中传说要重启IPO,还传银监会将收缩贷款政策,这两个传言后都及时得到澄清,但股指并没有重返原位,而是继续震荡,让人们的神经始终紧绷着。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股指点位已达到乐观业绩预期下的合理估值,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基本面持续好转,股市的估值点位仍将提高,流动性的推动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但股价的上涨还有待企业业绩来助力,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影响股民持股的心态。再说IPO已被叫停了大半年,随着股市的好转,IPO总会恢复的,这是股民的预期,只是不知道会是什么时间。同样道理,今年一季度的贷款发放创出历史纪录,后续不可能还有如此巨量的贷款,这种心态早就成为股市的“共识”。本周三我们看到的就是“预期”+“共识”在指数突然拉高中产生“共振”,这就是市场,而非“拉高出货”。

      进入二季度后,股指的运行趋势将由乐观预期主导转变为乐观预期与谨慎预期交替主导,局部泡沫可能难以持续,股指的运行趋势也将由震荡向上、底部逐步抬高演变为宽幅震荡。对这种市况的对策是要警惕“讲故事”的股票,大幅震荡加上个股的风险,手中的股票天天在做“心电图”似的,神经高度紧张,总不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从拉高看其力量,从出货看其目标。现在股市处于易震地带,多思考,多比较,总会有收获的。笔者欣赏这样的意境——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

      行情结束了?不会吧

      叶弘

      大盘连续攻克2400点、2500点并向2600点冲击未果之后,由于市场累积的获利筹码以及题材推动行情本身的根基不稳,终于在相关谣言的冲击下快速回调,成交迅速缩量,这时候,有人说这轮反弹行情结束了。

      反弹行情结束了吗?不会吧!

      大盘连续上涨,技术调整的要求日趋强烈,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加剧市场的紧张气氛。本周三,中石油、中石化的补涨推动大盘冲高,已有相当涨幅的题材股受到惊吓,纷纷获利回吐并带动恐慌盘涌出,从而导致大盘高位放量回落。反弹是否就此结束?

      中国股市就这德性。下跌了,总会伴随政策利空。一则传闻是可能开启新股发行,周五证监会和光大证券双双否认IPO重启传闻;另一则传闻是关于国家资金政策可能改变,周五银监会否认信贷收紧传闻,称政策未变。政策及时而明确地回答了投资者的担忧。政策未变,政策行情也将延续。

      就像特定背景下的人们,突然听到防空警报,纷纷躲避,以求安全。现在警报解除,人们如释重负,心态平静之后,重操旧业,该干嘛还是干嘛。

      我的观点是:反弹没有结束。政策利好是推动反弹行情的主要力量,政策利好的推动其实也是政策调控,政策调控理应有明确的目标,如稳定市场、恢复投资者信心、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这些都是政策较看重的目标。从目前情形看,政策利好无疑将保持其连续性,政策利好推动的反弹行情也将延续。

      投资者不应回避这轮行情的先天不足,以题材炒作为主线,投机性大,容易泛起五光十色的题材泡沫。行情持续得越久,投资者的心态会越紧张,由此造成的大盘震荡与反复难以避免。随着大小非的解禁,有业绩支撑的大盘蓝筹股的盘子日益增大,这也意味着启动大盘蓝筹股行情对资金的需求量就越大,这样的资金需求显然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如果题材股持续炒作,市场热点就无法完成向低价蓝筹股的过渡,蓝筹股不涨,大盘只会在不平衡的状态下运行,向上拓展空间的力度就会逐步趋弱。

      只要政策继续保持利好,大盘向上的趋势就不会轻易改变。但随着反弹行情的延伸,大盘震荡也会加剧,大盘蓝筹股的每次被动补涨都会有效推动大盘向上拓展。大盘蓝筹股补涨,题材股会顺势降温,被迫进行调整。后市很可能时常借助盘中这种结构性的起起落落,继续维持、延续政策推动下的反弹行情……

      这轮行情,资金多以游资手法参与,投机性极强。眼前缩量调整应是短暂的,游资耐心有限。在政策明朗之后,预计下周大盘将逐步放量,行情将重新进入震荡向上的运动形态。

      (本文作者为鑫鼎盛投资首席分析师)

      行情正在“反预期”

      陆水旗(阿琪)

      年初,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尤其是“看数据做行情”的理性投资者都不约而同地认为2009年行情整体架构是“先跌后涨”、“前低后高”,全年股指波动的核心区间为1300点—2600点。“先跌”与“前低”是因为一季度经济与公司业绩最差劲,股指有构筑双底甚至创新低的要求。“后涨”与“后高”是因为预期经济将从三季度开始复苏,届时行情会有不俗的表现,因此一致认为今年三季度将是最好的投资时机。股市机制决定了一致预期是无效的甚至是反向的。实际上,目前行情已经颠覆了年初市场的一致预期,很可能正在朝着反预期的方向演变,原因在于:

      一、年初以来以“4万亿”为代表的一系列强力刺激经济的举措经过宏观政策、中观落实、微观实施、产生效用、数据体现的过程,由刺激政策产生的靓丽的经济数据将在三季度得到集中体现(已有著名外资投行预测三季度中国GDP增速将达到12%)。此后,虽然刺激复苏的政策效用仍在,但前后若干季度的数据将很难超越今年三季度的集中爆发。因此,除非三季度出现非常明显的全球整体复兴的信号,否则,三季度十分好看的经济数据很可能成为股市行情“见光死”的信号弹。

      二、市场共同预期创业板推出的时间点是8月份。8月份往前三个月是现在,往后三个月就是年底,现在新的发行制度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因此,主板的IPO无论是重启于创业板之前还是在之后,时间都不会相隔太久。7月份与10月份是史上限售股解禁量的高峰月,如果届时有必要对泛滥的市场流动性进行调控,出现脉冲井喷的经济数据也将会使调控变得“有理有据”。显然,三季度是今年行情的事件集中时段,容易使行情出现转折。

      三、三季度产生行情的“估值顶”已经是一个可确定因素。进入三季度,以去年三、四季度和今年一、二季度滚动计算的市场动态市盈率将出现飙升,原因在于这四个季度处于受金融危机深度冲击的探底阶段,也处于经济与公司盈利刚刚从底部爬起来的时期,公司业绩处于最差的时期。按照目前公司已公布数据,结合市场一致性预期估算,即使目前2500点的行情不再上涨,到三季度A股市场的加权动态市盈率也将超过27倍。如果后市行情进一步上涨,届时估值水平将会更高。

      三季度的行情要符合“经济数据好,股市行情好”的原先预期,目前股指就应先调整下来,但目前“抢在前面的”、年初刚入市不久的、目前仍在不断流入的市场丰裕流动性不会答应;有复苏趋势、有“风格轮动”的需求,始终处于“蜗居”状态的大银行股、钢铁股也不会答应。如果行情因此在二季度没有出现像样的调整,那只能到三季度“见光死”了。(本文作者为上海证券通首席分析师)

      大象群舞与市场风险

      王利敏

      本周三大盘虽然高开,但最终以大阴线报收,沪深两市共有40只个股跌停。事后有人寻找下跌的缘由,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天大象再度群舞,午后却纷纷冲高回落,以致大盘大幅下跌。

      自本轮行情以来,关于大盘蓝筹股应该补涨的说法一直不绝于耳,本周传来的众多消息无疑强化了这种气氛。一是今年一季度偏股型基金大举增仓;二是保险资金一季度投资股票(股权)的比例比年初剧增了19%。由于这些主力增仓的主要是大盘蓝筹股,自然让人陡增炒一把大盘股的激情。媒体报道说,上周A股新增开户数环比剧增五成以上,无疑又给热抄大盘股的氛围浇上一盆油。

      周三的行情很有意思,当天上证指数高开12点,在联通继续大涨的情况下,石化双雄以及所有的权重股均高开高走,上午中石油、工中建等三大行以及招行等同时发力,上证指数随之创出了2579点新高。然而大象群舞的结果是中小盘股纷纷回落,形成权重股唱独脚戏的格局。市场人气的快速退潮,最终倒过来拖累了权重板块,午后这些前市生龙活虎的权重股纷纷加入跳水大军,以致大盘兵败如山倒。

      大象群舞导致大盘跳水乃至行情夭折,自1664点以来已出现过多次。近的如2月中旬大盘冲高至2402点见顶,远的如去年12月上旬大盘冲高至2100点的上攻夭折,近来这波大盘冲高至2456点回落的走势也是由于大象群舞引发市场恐慌造成的。4月8日大盘拉出近百点大阴线后,大盘之所以能稳步向上,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大盘蓝筹股一直没有同时拉升。正是因为蓝筹股没有疯狂,大盘走势相当稳健,所以能在年线上方平稳运行。

      毋庸讳言,众多蓝筹股在本轮行情中涨势大大落后大盘,出现一定程度的补涨本来很正常,问题是大盘股的补涨应是个股行为,而不该来个大象群舞。现在不少市场人士将大象群舞说成是热点转换,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目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大盘应出现一轮像“5·30”以后的所谓蓝筹股行情。笔者的观点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目前大盘仅仅涨到2500点,市场上所谓的泡沫之争已不绝于耳,蓝筹股一旦大涨,指责股市过度投机之声肯定会震耳欲聋。此外,权重股过度拉升的负面作用很大。一是大象群舞造成了普遍的只涨指数不涨股价的负面现象,没有赚钱效应的行情只能变得冷冷清清;二是热炒大盘蓝筹股,资金面肯定跟不上,最终必然会让跟风者吃套;三是多数大盘蓝筹股都是含H股的,它们大涨后,使原本已大大高于其H股的价差更大,从而孕育极大的回调风险。正是由于大盘股没有大涨,大盘才难以大跌,才相对安全。

      所以,“大盘股搭台,题材股唱戏”的说法虽然对大盘股不太公平,但这毕竟是目前的市场逻辑。只有市场环境出现巨大变化时,这种逻辑才会改变。

      (本文作者为知名市场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