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特别报道
  • B3:特别报道
  • B4:上市公司
  • B5:公司调查
  • B6:产业·公司
  • B7:产业·公司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1: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C149:信息披露
  • C150:信息披露
  • C151:信息披露
  • C152:信息披露
  •  
      2009 4 2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两大利空接踵而至 农产品期货大“跳水”
    “猪流感”恐慌突袭 豆类品种留套利悬念
    昆明会议引导
    糖价上涨行情再次启动?
    “猪流感”对美国养猪产业影响颇大
    国内现货金窄幅震荡
    库存下降难成铜市多头“救命稻草”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两大利空接踵而至 农产品期货大“跳水”
    2009年04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钱晓涵
      爆发于墨西哥的“猪流感”疫情蔓延至北美地区,并对全球农产品期货市场造成了巨大打击。因市场人士担忧“猪流感”蔓延后,将导致全球猪饲料需求锐减,国际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昨天早盘遭遇重挫。国内市场,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大豆合约昨天大面积跌停;玉米、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等期货合约昨日也纷纷出现暴跌。

      ⊙本报记者 钱晓涵

      “猪流感”突如其来引发大跌

      25日,墨西哥、美国相继爆发“猪流感”疫情。由于已经有多人死于“猪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比作第二次“SARS”。为严防疫情传播入境,加拿大、新西兰、美国等国先后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而俄罗斯甚至禁止了从墨西哥、美国和9个拉美国家进口猪肉。

      突如其来的“猪流感”疫情打了期货市场一个措手不及。昨天,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主力7月合约电子盘一度跌穿1000美元/蒲式耳大关,盘中最低下探至975.2美元/蒲式耳,跌幅接近5%。小麦、玉米、豆油等合约的电子盘报价跌幅都超过了3%。

      尽管疫情出现在北美地区,但国内农产品期货在恐慌情绪作用下,同样出现大跌。由于豆粕是猪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受到的冲击最为直接。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昨日大幅低开,主力合约0909开盘后不到20分钟即告跌停。0909终盘收报2632元/吨,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相比下跌138元,跌幅为4.98%。

      

      商务部提示过量进口风险

      在豆粕的“牵引”下,大豆、玉米、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等国内主要农产品期货价格昨日全线大跌。值得注意的是,早在“猪流感”爆发之前,国内农产品期货价格已经连续调整了一周左右的时间,跌幅在3%至4%之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农产品期货此前已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空头能量;而“猪流感”的出现更像是点燃了导火索,令做空力量得以充分发泄。

      上周五,商务部网站突然挂出一则工作通知,对今年前四月份我国猛增的大豆、油菜籽进口量进行了预警通报。商务部称,今年以来国内大豆、油菜籽的进口逼近历史高位。由于前期大豆、油菜籽进口大幅增加,目前口岸油脂油料库存较多,粕类价格下行。随着天气转暖,棕榈油消费旺季到来,国内新菜籽即将上市,市场供给增加,后期国内供应充足,相关进口企业应密切关注未来市场走势,加强风险防范,适度调整进口节奏,避免过量进口造成损失。

      据商务部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系统监测:4月份大豆、油菜籽进口量预计将超过380万吨和27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0%、180%,均接近历史高位;前四个月大豆、油菜籽累计进口约1400万吨、90万吨,分别增长近40%、120%,创历史最高进口量。

      截至目前,企业已报告本月大豆、油菜籽预报装船385万吨、13万吨,预计5月份进口仍能保持较高水平。

      

      托市“副作用”显现

      从商务部的通知中不难看出,对于企业过量进口可能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下行趋势,有关部门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实际上是由于前阶段国家对农产品价格采取托市所造成的。”南华期货研究所分析师康智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收储的“副作用”正在慢慢体现出来。

      康智超认为,国家在对农产品价格进行托市的时候,虽然保护了农民利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食加工企业的采购成本。“海外原料价格便宜,企业进口的冲动自然难以避免。”

      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为稳住农产品价格,国家有关部门采用高于市场价格的办法,收储了一定数量的大豆和玉米。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对部分粮油加工企业财政补贴,鼓励其敞开采购原料。

      上述行为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国内农产品期、现货价格在最近半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与去年低点相比,豆类、油脂的反弹幅度接近50%。

      但是,国家托市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产品海外价格远低于国内。“加工企业出于自身经营成本考虑,宁愿选择进口。”康智超表示,以大豆为例,国储收购价格与进口到港价的差价在每吨200至300元之间,企业进口冲动自然强烈。

      “与‘猪流感’相比,供应过剩可能是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更大的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