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信息披露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广告
  • 9:时事国内
  • 10:时事·海外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2009 4 2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上证商学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上证商学院
    “四大”的“挺经”
    高管降薪或是更有效方式
    警惕裁员中的口碑负效应
    安永负责人力资源的合伙人黄文:我们没有裁员
    链接二
    链接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管降薪或是更有效方式
    2009年04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索佩敏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谢晋宇

      高管降薪或是更有效方式

      ⊙本报记者 索佩敏

      

      此次四大降薪裁员在业内外引起震动,不仅因为这涉及到行业内人员的生存,更由于四大一直以来以收入稳定并吸纳大量大学毕业生而被视为就业市场的中坚力量。裁员减薪,是否是以人力为主要成本的会计师事务所行业降低成本应对危机的最有效方式?而身处这一行业的职场人士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危机?对此,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谢晋宇认为,高管主动降薪可能是一种更加有效的节流措施,而对于那些失去工作的员工,利用这一时间进行充电或者考虑转入其他行业,可能都是一种解决方式。

      “这个行业在好的周期里走了很久,所以现在出现下滑,开始裁员,人们就觉得不能接受。”谢晋宇如此解释业内外对于四大裁员减薪的巨大反响。近年来由于中国企业出现IPO热潮,四大在中国的业务也一度节节攀升,大量招兵买马。有报道指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每年新增员工比例逐渐超过20%。而随着今年以来国内IPO一直未启动,四大业务量也开始缩水,在3月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忙季”刚刚过去后便开始采取种种措施裁员减薪,被媒体称为“卸磨杀驴”。

      不过对此谢晋宇指出,劝退或裁员,主要是反映出企业对于经济危机严重性的判断。“如果经济能够很快好转,那么这个行业马上又需要大量的人才,企业便会忍受暂时的困难等待行业复苏。”他认为从目前各会计师事务所的行动来看,显示了他们对于经济危机前景的谨慎态度,即行业可能没有那么快复苏。此外,由于每个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的行业和企业、招人的规模以及财务状况都不相同,因此他认为不能简单去评价一家公司的裁员是否正确。

      那么,对于以人力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是否必须通过裁员这种较为极端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谢晋宇指出,削减高层薪水可能是更好的方式。一方面,由于高管的薪酬较高,削减带来的节省效应比较大,另一方面对于高管的生活也不会造成像裁员对于员工那么大的影响。此外,有些企业的高管主动降薪,这对于低级别的员工具有示范效应,高管的以身作则能够激励员工与企业共渡难关。

      此外,企业还有一些其他可以节省成本的方式。例如改进原本不合理的流程,压缩办公、差旅等开销,将现有的工作任务分摊,以及目前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采取的无薪休假。在他看来,无薪休假比裁员带给员工的伤害更小,一方面员工可以利用这一时间安排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心理比较有保障,利于其安心工作。

      而对于那些已经失去工作的员工,谢晋宇建议利用这个机会重新充充电。“四大的员工平时工作很忙,不妨利用这一时间重新再读书充电,如果考虑到经济压力,也可以自学。”此外他还建议,由于四大的员工在工作时往往会接触不同的行业,而其整体素质都比较高,此时也可考虑转到其他行业工作磨砺,为将来回到这一行业积累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