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平
在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我国资本市场面临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证券行业要积极探讨证券研究的规范之路,倡导规范研究理念,树立规范研究品牌,形成规范研究业态,最大限度发挥证券研究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不断通过证券研究提高证券行业核心竞争力
我国证券研究与证券市场相伴而生并随市场发展成长壮大。从目前来看,研究实力和服务水平已逐渐成为券商争夺市场份额的核心要素,证券研究被市场和社会认同,也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速证券信息传递,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目前,有78家证券公司设立了研究部门,研究人员超过了2000人,年发布研究报告20多万篇。机构投资者通过支付证券交易佣金和购买研究服务等方式取得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调整市场预期,形成投资策略,配置资产类别;权威研究报告,依靠市场势力,加上机构销售和证券经纪人的人性化网络化传播,迅速在市场上减少不对称信息,促进市场快速发现资产价格,提高市场有效性。当今基金经理经常感叹,市场上的信息传播已经到了用秒计算的地步,正是反映证券市场的这种信息传递和价格反应的速度。
第二,增加佣金市场份额,提升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拥有研究品牌的证券公司,不仅能取得销售研究报告的收入,使得研究业务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创收业务;而且能够依靠研究品牌的市场势力,扩大机构投资者佣金分配份额。调查发现,基金公司根据券商的研究能力决定分仓的比例,89家券商2008年基金分仓佣金42.27亿元,研究实力较强的前20家券商分仓32.8亿元,占比77.6%;而中金公司3.27亿元,占比7.74%。同时,证券研究也大大促进了证券服务的深化,加强了投资顾问的后台支持,提高了服务的附加值,通过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扩大了中小投资者佣金收入的市场占比,从而提升了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
第三,提供个性化投资策略,中小投资者得到专业服务。个人投资者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阅读研究报告,也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解读研究报告。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从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期限和风险偏好出发,在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量身定做获取最大投资收益的方法和路径,发挥投资者教育功能,增进其投资知识和投资技能,促进其理性投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小投资者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
科学把握当前证券研究的工作重点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目前,资本市场基本涵盖了各行业的龙头企业,与国民经济的关联度日益提高,国民经济保增长的压力不断在股市得到显现,资产价格稳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投资者、上市公司的资产保值愿望也十分强烈;证券行业通过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获取风险收益难度加大,感染风险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很大。
正因为如此,价值分析、价格发现、风险识别和风险处置也成为市场主体的内在需求和各方的关注焦点,深入研究资本市场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呼声、动力和价值更加突出。
第一,准确把握证券研究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开展的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以及完善资本市场法制等综合改革,解决了各类股票的流动性,强化了上市公司各类股东的共同利益基础,改善了市场基础产品的整体质量和结构,充实了市场稳定运行的长期资金,完善了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市场公平公开公正运行和防范系统风险的法律制度。
但是,我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全面资本预算管理制度尚未推行,外部市场定价变动时常引起国内市场预期的放量调整,资本约束和价格约束还不到位,内在的稳定机制还不健全,市场大幅波动仍是当前资本市场的主要矛盾,基础性制度薄弱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这些矛盾反映到投资者、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宏观经济身上,表现为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化解途径。投资者需要依靠价值分析,形成正确的市场预期,全面评估持久收入,调整心理账户,平衡储蓄和消费;上市公司需要仔细度量风险损失、要素价格和劳动生产率,近期解决好提足风险准备、处置风险,长期修正资本结构、化解风险;证券公司需要分析靠天吃饭盈利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基金管理公司需要研判股票型基金、QDII业务的持有人大额赎回的不确定性,调整发展预期,加强成本控制,平衡业务结构;国家需要诊断宏观经济周期,决定反周期的政策措施。
第二,科学确定证券研究的选题。纵观各方的研究需求,价值分析和价格发现既是研究的起点,决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处置的前提,又是研究的难点,需要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价值分析和价格发现既是选题的重中之重,决定整个研究工作的成败,又是选题的焦点和热点,关系着各方的利益分配。这就要求各研究机构,加强价值分析和价格发现的应用理论研究,结合前期研究基础和各自研究优势,按照价值分析、价格发现、计量风险、定价风险和分配风险的路线确定研究选题。
2009年要重点研究以下问题:一是及时跟踪国际金融危机发展动态,加强危机演变趋势、传导途径、传导机制和应对策略研究。二是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调整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资本市场传导当前经济政策的路径研究,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研究,资本市场创新促进消费研究。三是加强上市公司价值分析,研究上市公司定价因子和定价结构的变化。四是加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研究,包括资本市场系统风险预警技术研究,当前经济政策对直接融资挤出效应研究,资本市场稳定的政策工具研究,资本市场改革路径研究。五是加强对证券行业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研究,包括证券行业压力测试研究,合格投资者制度研究,长期激励机制研究,分类监管政策体系优化研究。
逐步规范证券研究工作的制度机制
证券研究不仅要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要把规范化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从1997 年开始,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规范面向公众开展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了《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职业道德守则》等自律规范,但它们主要针对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券公司对研究业务的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法规依据,规范程度和市场定位有很大差别,需要加快证券研究的基础性制度建设。
第一,完善证券研究业务模式的基本制度。目前,规模较大或有外资背景的证券公司,主要做卖方报告,服务于基金等外部机构客户,已建立了研究品牌;本土中小券商的研究部门定位于内部经纪、投行、自营、资产管理等业务服务,未能摆脱成本中心和人才培养的角色。这就表明,现行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需要加快修订,完善证券研究业务模式的基本制度。
第二,强化证券研究业务模式的自律机制。研究品牌就是专业品牌,研究品牌就是专家品牌。这就需要建立证券分析师和投资顾问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出台证券分析师和投资顾问人员注册管理办法和执业行为准则,建立相应的资格考试、水平考试、后续职业培训制度。
第三,提升中国证券业协会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引导作用。中国证券业协会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从1999年开始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形成了一整套参考选题发布、课题申报和立项、研究成果提交、评审、公示、颁奖,研究成果推介等成熟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引导行业开展应用证券理论研究,研究关系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智力支持证券行业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满足了会员单位提升研究水平、扩大研究品牌的需求;树立证券研究规范,倡导实证研究方法,选拔优秀研究人才,已经成为中国证券行业研究工作的独家具有立项和评选的全能平台。下一步要逐步成为证券研究的理论窗口、人才窗口、技术窗口和自律窗口。
(作者系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