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年报特刊
  • 10:年报特刊
  • 11:年报特刊
  • 12:年报特刊
  • 13:年报特刊
  • 14:年报特刊
  • 15:年报特刊
  • 16:年报特刊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产业·公司
  • B4:特别报道
  • B5:上证研究院·行业风向标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人物
  • B9:年报数据
  • B10:年报数据
  • B11:年报数据
  • B12:年报数据
  • B13:年报数据
  • B14:年报数据
  • B15:年报数据
  • B16:年报数据
  • B17:年报数据
  • B18:年报数据
  • B19:年报数据
  • B20:年报数据
  • B21:年报数据
  • B22:年报数据
  • B23:年报数据
  • B24:年报数据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1: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C149:信息披露
  • C150:信息披露
  • C151:信息披露
  • C152:信息披露
  • C153:信息披露
  • C154:信息披露
  • C155:信息披露
  • C156:信息披露
  • C157:信息披露
  • C160:信息披露
  • C158:信息披露
  • C159:信息披露
  • C163:信息披露
  • C162:信息披露
  • C161:信息披露
  • C170:信息披露
  • C166:信息披露
  • C167:信息披露
  • C168:信息披露
  • C169:信息披露
  • C165:信息披露
  • C164:信息披露
  • C196:信息披露
  • C193:信息披露
  • C192:信息披露
  • C190:信息披露
  • C188:信息披露
  • C186:信息披露
  • C184:信息披露
  • C182:信息披露
  • C171:信息披露
  • C172:信息披露
  • C173:信息披露
  • C174:信息披露
  • C175:信息披露
  • C176:信息披露
  • C177:信息披露
  • C178:信息披露
  • C179:信息披露
  • C180:信息披露
  • C181:信息披露
  • C183:信息披露
  • C185:信息披露
  • C187:信息披露
  • C189:信息披露
  • C191:信息披露
  • C195:信息披露
  • C194:信息披露
  •  
      2009 4 30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11版:年报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1版:年报特刊
    上市银行去年净利增逾三成 今年业绩存悬念
    堤外损失堤内补
    保险三巨头巧施保盈战术
    追加对价或快速增利
    业绩不达标公司也“吃香”
    股改对价再闪光
    S股“剩”宴引各路诸侯争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堤外损失堤内补保险三巨头巧施保盈战术
    2009年04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黄蕾
      ⊙本报记者 黄蕾

      

      与2007年净利润至少翻番的骄人战绩相比,保险三巨头交出的2008年成绩单多少有点“寒碜”。

      2008年,中国人寿实现净利润100.68亿元,同比下降64.19%,每股收益0.36元;中国平安净利润6.62亿元,同比下滑约95.6%,基本每股收益0.09元;中国太保净利润为13.39亿元,同比下滑80.6%,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三巨头虽均保住盈利之果,但净利利润同比大幅下挫仍令市场惊愕。

      

      股市失手

      弱市之中,被视为股市生力军的保险三巨头难免亦失手。中国平安更是吞下了富通投资失利的227.9亿元减值苦果。

      面对股价下跌造成的巨额浮亏,保险三巨头均以斩仓应对,收缩权益类投资阵线几乎成了三家共识。截至2008年末,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投资资产中权益资产比重分别为:7.98%、7.8%和4.7%。2007年底时,这一组数据分别高达22.95%、24.3%和22.81%。

      保险三巨头及时割肉的做法,却未得到投资者的一致认同。一位保险研究员说,将成本低于现价的可供出售类权益资产进行抛售,虽然在当时来看或许情有可原,但结合现在来看,显然是不明智的。

      不过,保险三巨头在固定收益上挽回了点面子。从股市撤出的保险三巨头,均押注债市,三巨头2008年在债券投资中累积加仓2689.71亿元,加仓后债券投资占比均超过半壁江山。与债券比重同时上升的还有定期存款。

      显然,降息为这两大固定收益类投资项目埋下了收益率上升的伏笔。从保险三巨头的一季报不难看出,固定收益对三巨头投资收益的高贡献率一直从去年延续到了今年一季度。

      

      保盈战术

      在业内资深人士看来,在投资不喜人、承保无亮点的背景下,保险三巨头均能实现账面盈利,还归功于多个“战术”。尤以在计提逾200亿元减值准备这样巨大的负面因素影响下,依然实现盈利的中国平安最为明显。

      以中国平安为例,能顺利完成“保盈战”主要归功于以下因素:2008年年报重新将评估利率上调至6.1%,这一项调整的税前影响是38亿元;由于平安H股股价下跌,与虚拟期权计划相关的员工成本转回22.02亿元,使得中国平安的薪酬与奖金支出从2007年的78亿元下降至34亿元。

      另外,中国平安动用了特殊“再保”策略,将其47个传统非分红险于2008年底有效保单的全部自留死亡风险保额进行分出,锁定死差益和分散风险的同时,由此贡献了24亿元的税前利润。

      除上述较多一次性因素外,保险三巨头在责任准备金提取上也进行了“拿捏”,即尽量少提取原保险合同准备金,而尽量多地实施摊回,从而实现一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