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调查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股经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数据库
  • A10:数据库
  • A11:数据库
  • A12:数据库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专访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数据
  • B13:基金·数据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5 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股民学校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股民学校
    吉林证监局投资者教育两大纲要出台
    活动预告
    水泥行业
    从时间与空间把握机会
    如何运用三大指数判断市场是否转势
    产业政策与资金接力 未来行情期待深化
    防御型配置
    下一阶段投资主思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如何运用三大指数判断市场是否转势
    2009年05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东吴证券 江帆 朱浩珉 周恺锴
      图1:大盘发出见顶信号详解图
      图2:大盘发出见底信号详解图

      资料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东吴证券 江帆 朱浩珉 周恺锴

      

      股票指数蕴涵着太多的学问。通过对沪深300指数(00300)、中小板指(399005)、上证指数(000001)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我们发现:当上证指数在2007年走出6124点头部以及2008年1664点底部的时候,这三条指数发出了明确的见顶和见底信号。

      由于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和中小板指分别在1990年12月19日、2005年1月4日和2006年1月24日推出,因此我们将2006年1月24日作为分析的起点,同时以三种指数的价位线作为观察对象。

      1、见顶信号。自从中小板指推出之后,A股市场可谓牛气冲天,上证综指从2006年1月24日的1252点上涨至2007年10月16日的6092点,收盘价累计涨幅达386.58%。我们可以把这一轮上涨周期分为上涨初期和上涨后期两个阶段。在2006年1月24日至2006年10月31日上涨初期,中小板个股表现较为活跃,股价走势也较强,中小板指的累计涨幅也领先于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而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0月16日上涨后期,中小盘个股开始走弱,与大盘蓝筹股的累计涨幅之差也开始逐渐缩小,尤其是2007年的“5·30”之后,一度出现蓝筹股猛涨,指数迅速上涨,而多数中小盘个股滞涨的局面。一旦这种指数涨,多数个股不涨的局面形成,那么距离指数见顶的时间也就越来越近了。确实,在2007年10月17日至2008年1月14日期间,中小板指成功创出前期上涨的新高,但是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并没有创出新高,这两者之间出现了背离,此时大盘即见顶。

      因此,我们得出以下三点观察结论:一、当大盘处于牛市上涨初期时,中小盘个股的表现往往强于大盘蓝筹股;二、在上涨后期,大盘蓝筹股开始轮动,其走势表现则明显要强于中小盘个股;三、当中小盘指创出新高,而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并没有创新高的时候,大盘则见顶。

      2、见底信号。在经历了2007年的牛市之后,上证综指从6124点快速下跌至1664点,累积跌幅达73.22%。同样我们也可以把下跌过程分为两部分:在2007年10月17日至2008年3月3日的下跌初期,在此阶段,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而中小板指却创出了新高,因此中小板个股在下跌初期的表现要好于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在2008年3月3日至2008年10月28日的下跌后期,中小板个股开始加速下跌,中小板指也出现补跌,与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之间的差距也开始逐渐缩小。

      这里,我们又得出三点结论:一、当大盘处于熊市下跌初期时,中小盘个股的表现往往强于大盘蓝筹股;二、在下跌后期,大盘蓝筹股开始轮动,其抗跌性则强于中小盘个股;三、当中小盘指站上前期反弹新高,而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并没有的时候,大盘则见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行情发生时,中小板个股在初期的表现较为强势,而到了后期板块开始轮动,蓝筹股则逐渐走强。此外中小板指创新高(或者站上前期反弹高点)的同时,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都没有的时候,市场运行趋势则发生重大改变。

      尽管每一阶段的市场情况不同,但牛熊转换却体现出鲜明的轮回特点。自1664点以来,上证综指累计最高涨幅达到55%,同时愈千只个股的最大涨幅也已经超过100%。对应于2008年的下跌趋势,目前上证综指的运行趋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尽管由于未来宏观经济形势、市场流动性以及投资者信心等众多因素仍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不排除后市大盘仍有进一步调整的时间和空间,但是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投资者不妨从我们分析的角度出发,将关注的重心逐渐转向具有业绩支撑并在后市存在领涨可能的权重蓝筹股身上。